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夏县:小杏树结出大“杏”福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记者张琦)近日,运城市夏县胡张乡的大棚杏迎来成熟季,果农们正趁着天气晴好,忙碌在杏棚里进行采摘。在夏县胡张乡西下冯村的杏棚里,圆润饱满的杏果挂满枝头,宛若一颗颗“黄金果”。

致富“黄金”杏

冷棚种植趟出新路子

据西下冯村支部委员、村委副主任杜俊秀介绍,目前乡镇主要大棚分为两种,一种是暖棚,一种是冷棚,冷棚内的杏主要以“金太阳”为主,此品种果面光亮,底色呈金黄色,阳面着红晕,外观美丽,果肉为橙黄色,味甜微酸,肉质鲜嫩,汁液较多,有香气,甜酸爽口,适合绝大多数人的口味,成熟期一般在5月下旬,属极早熟品种,由于冷棚温度可控,因此可以提前上市。

据了解,冷棚的投资小、门槛低,一年可复种多茬,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所以这些“金太阳”就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可以错峰上市,让果农们利用时间差赚钱致富,走出了一条从“一季一收”到“四季丰收”的持续稳定增收的路子。

西下冯村支部委员、村委副主任杜俊秀

“我们计划在今年再申请几个冷棚项目,发展棚室经济,拓宽果农们的增收渠道,保证大棚杏的品质,让绿色、安全、健康的杏子源源不断供应市场。”杜俊秀说。

特色产业带动果农就近就业增收

近年来,夏县果农们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大面积种植适合当地水土的早熟杏,从田间管理、采摘到装箱,冷棚杏产业有效解决上千名群众就近务工问题,带动群众增收,也激发了群众参与到冷棚杏种植的积极性。“现在杏贴标装箱采取小时计费的模式,现在不用出远门打工了,在大棚干活一天还能挣几百块钱,不比出外务工挣得少,关键是离家也近,可以方便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西下冯村张阿姨说。

目前大棚杏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收入,也有效推动乡村振兴。

果农正在打包装箱

客商纷至沓来忙采购

每年的四月上旬至五月上旬,“黄金”杏供不应求,不仅老百姓高兴,各地客商也纷至沓来,洽谈采购“黄金”杏,大棚内外人气兴旺,一片繁荣景象。

来自永济的客商

“我一大早就从永济过来了,每年四月初就来夏县胡张乡收杏子,收了有十三年左右了,这里的杏子质量高、个头大、色泽金黄、口感好,特别受广大客人的喜爱。一般主要发往四川、新疆等地,每天能装几千斤货。”来自永济的客商说。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浙江、山东等地的客商正在大棚外等候装车。

党建引领促发展

夏县胡张乡党委委员 、宣传委员王平平

“党旗红,杏林绿。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产业立村’的发展理念,通过支部带头、党建引领、效益引导等措施,完善科学化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拓宽销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扩大销售渠道,以此来吸引全国各地的客商,真正把大棚杏做成我们当地的‘黄金杏’,真正做到‘一个树种兴起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让村庄更美、群众更富。”夏县胡张乡党委委员 、宣传委员王平平表示。

夏县:小杏树结出大“杏”福

建设山西运城果业出口平台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南果中粮北肉”三大出口平台之一,对于落实“特、优”战略,扩大运城市果品出口,提升农业质量效益有着一定的重要意义。下一步,运城市将持续创新运营模式,吸引社会投资,发挥好出口平台的桥梁、纽带作用,引领全省果业企业更好融入国际国内果品市场。

  • [编辑:王雅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