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市委“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落实落地,健全完善“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工作机制,今年以来,运城市委组织部全面深化“社区吹哨、党员报到”行动,动员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深度参与社区治理,构建党组织有责、在职党员有为、居民群众受益的良好局面。
“双报到”织密治理网络。每年2月底前,市、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到包联社区(小区)集中报到,与社区共同制定需求、资源、项目“三个清单”,推动组织共建、活动共办、资源共享。在职党员常态化向居住地小区党组织报到,由小区党组织动态更新党员信息台账,并设置贴合群众需求的服务岗位,形成“组织有呼应、党员有行动”的联动格局。
“双服务”办好民生实事。单位党组织与包联社区以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有关要求为主线,围绕基层治理重点,结合春节、中秋等节日节点,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社区服务、文体活动等载体,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共建活动。在职党员每月需参与一次小区志愿服务,鼓励其担任小区党组织职务或业委会成员,协助制定居民公约、物业评价机制,推动社区治理规范化、长效化。
“双包联”强化责任担当。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小区)实现包联全覆盖,在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中,迅速组织党员下沉一线支援。在职党员可自愿包联困难群众、独居老人等重点群体,通过定期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提供精准帮扶,相关台账由社区动态管理,确保服务“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双评价”推动落地见效。社区党组织每年对包联单位服务情况进行“优秀、良好、一般”三级评价,结果纳入党建考核;小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志愿服务表现进行评级,反馈至党员所在单位,作为民主评议重要依据。通过闭环评价机制,确保“吹哨报到”行动真抓实干、取得实效。
工作开展以来,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强化统筹协调,加大宣传力度,各单位党组织主动安排在职党员到社区(小区)报到服务,与包联社区(小区)党组织共驻共建、同向发力,营造了党员主动参与、群众热情支持的良好氛围,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运城样板”提供了坚实保障。(记者邢智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