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千年窑火淬炼的河津琉璃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色彩鲜艳,层次分明的河津琉璃制品。

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记者兰立强)“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千百年前,诗人杜甫挥毫落纸,用这一诗句将琉璃瓦在古代建筑中的璀璨风姿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古代建筑的点睛之笔,中国琉璃异彩纷呈,其中山西堪称琉璃艺术的宝库。在山西,太原、介休等地的琉璃久负盛名,然而,河津的琉璃在雕塑制作、文物修缮上极具特色,复制明清琉璃件栩栩如生,造型精美,建筑构件更专长。

河津古称耿国,早在旧石器时代便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当地陶工已掌握灰陶制作技艺,至宋金时期,琉璃工艺在此萌芽。

色彩鲜艳,层次分明的河津琉璃制品。

吕氏家族自明代万历年间崛起,成为北方琉璃制作的翘楚。据《河津县志》记载,吕姓匠师的作品曾覆盖北京故宫、沈阳故宫、芮城永乐宫等重要建筑,其“孔雀蓝”釉色配方更是秘传数百年,成为行业绝技。

碧绿与明黄交织的瓦片在阳光下光彩四溢,鱼跃龙门的琉璃覆顶写意惊艳,形态各异的琉璃瑞兽生动吉祥……近日,记者走进河津市吕氏祖传琉璃工艺厂,厚重的琉璃历史文化感扑面而来,琉璃元素深嵌各处。

吕氏琉璃第十代传人吕哲峰向记者介绍吕氏祖传技艺——琉璃灰陶制作流程。

“我们的祖先用黄土高原的坩子土和吕梁山脉的矿物釉料,烧出了让紫禁城生辉的琉璃瓦。”吕氏琉璃第十代传人吕哲峰站在陈列室中,轻抚着一件复刻的清代鸱吻感慨道。展厅内,色泽斑驳的清代琉璃脊兽与现代工艺制作的琉璃锦鱼摆件交相辉映,诉说着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琉璃,作为集古代工艺技法与审美大成的建筑装饰构件,制作流程繁复且讲究。‘坚守传统工艺,方得琉璃本真。’这是父亲的谆谆教诲,也是家族传承的不变铁律。”吕哲峰说。

老匠人正在进行手工雕塑。

在吕氏工艺厂的生产车间,匠人们正各司其职。选土、制坯、塑形、雕刻……每一道工序都遵循着古老的技法。

每一件琉璃作品从构思开始,便需精挑细选高品质泥料——黑褐色坩子土,手感光滑细腻,是琉璃塑形的根基。“好的坩子土要里外一色,用舌尖舔能感到吸力,用牙咬有油脂感。”老匠人展示着祖辈传下的“土办法”检测原料。这种经验判断,至今仍是现代仪器无法完全替代的技艺。

老匠人正在进行手工雕塑。

泥料入大池浸泡沉淀,匠人们以脚踩、摔泥反复翻搅,力量与技巧相融,让泥土“活”起来,再层层叠加、精心雕琢,锦鲤雏形于指尖诞生,接着,便是运用阳刻的雕刻技法,在泥塑表面精雕细刻,使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准备高温烧制的琉璃制品。

高温烧制,是琉璃的浴火重生。窑内烈焰熊熊,温度飙升至800至1400摄氏度,泥坯在炽热中迎来蜕变。降温环节堪称 “生死时速”,经验丰富的匠人依据火候走势,分批次开启散热孔,毫厘间掌控温度变化,只为避免琉璃因散热不均而功亏一篑,确保这场 “火中历练” 完美收官。

施釉,为琉璃披上华彩外衣。以石英与氧化铅为主调配的釉料,在匠人手中幻化成金黄、碧绿、朱红等绚丽色彩。蘸釉之时,轻重缓急皆有章法,精准把控釉浆厚度,力求作品表面平整光滑。再度入窑烧制,待炉门开启,那一件件琉璃制品仿若重生,锦鲤流光溢彩,俏皮灵动,尽显琉璃工艺的鬼斧神工。

匠人正在为琉璃制品上釉。

吕氏祖传的“孔雀蓝” 釉料配方需经数十次调试,其色彩呈现不仅依赖矿物配比,更取决于窑内氧化还原反应的微妙平衡。这种“火与土的对话”,正是琉璃艺术的灵魂所在。

老匠人正在进行手工雕塑。

在吕哲峰看来,真正能称之为上乘的琉璃作品,无一不是靠匠人们手工精雕细琢而成。在这里,那些从老一辈手艺人手中传承下来的手工技艺,并非徒有虚名,而是实实在在、有真功夫的。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展架上一尊琉璃锦鲤摆件映入眼帘,造型灵动,色泽明艳。“我们积极与高校携手,把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将原本只能‘安居’在古建筑屋脊上的‘鲤鱼跃龙门’,精心‘搬’到了寻常百姓的案头,让更多人能欣赏到琉璃之美。”如今,吕氏琉璃的作品不但畅销国内,更远销海外,声名远扬。

经过高温烧制的琉璃制品。

2008年,“河津琉璃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吕氏家族被认定为代表性传承单位。为培养后继人才,工艺厂开设学徒班,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年轻匠人中,既有精通3D建模的“90 后”,也有痴迷传统雕刻的手艺人。

河津灰陶琉璃制品。

“河津是‘中国灰陶琉璃文化之乡’,我们正在打造集技艺展示、研学体验、生产传承于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园——河津窑(灰陶琉璃)文化保护传承基地。”河津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 “文化+产业+旅游”融合发展,河津琉璃正从“指尖技艺”转化为“掌心经济”。

暮色降临,河津吕氏祖传琉璃工艺厂的琉璃瓦在夜色中泛着幽光。千年窑火,淬炼出的不仅是流光溢彩的琉璃,更是中华民族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创新。当吕哲峰将新一批琉璃构件送入窑炉时,他知道,这炉火将继续照亮河津琉璃的未来之路。

  • [编辑:柴晓蒙]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