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记者李冰蕊)近日,运城闻喜县在县总林长、副总林长的高位推动和有力指导下,通过优化登记流程与创新服务模式双轮驱动,仅用20个工作日便为九九慢城杜仲产业公司颁发了《林权流转承包经营权不动产证》。
这张“快证”不仅及时化解了企业融资的紧迫难题,更标志着闻喜县集体林权流转登记实现了全链条服务升级,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流程革新:从“串联跑腿”到“并联直通”。
面对企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闻喜县林业局与不动产登记中心迅速组建专项工作组,大胆突破传统审批模式的束缚,针对传统审批流程的堵点痛点,构建“三维立体式”改革矩阵,精准打通林权流转登记过程中的诸多堵点。
在此次林权改革工作中,当地通过实施地籍调查前置策略,引入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同步完成35个村的林地权属核查以及界址测绘工作,大幅压缩了调查周期,较以往缩短了50%,为后续登记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
登记环节上,积极推行并联办理模式,专门设立了“林权登记绿色窗口”,安排专人负责,将受理、审核、登簿、缮证等环节进行合并办理,简化了手续,提高了登记工作的效率。
流转路径方面,创新推出“两级跳转”机制。林地经村集体核实后,可直接流转至镇级集体经济联合社,再由联合社将林地“打包”流转至企业。这一机制有效避免了多次重复审批,优化了流转流程,极大地提高了林地流转的效率。
政银协同:打造生态资本转化闭环。
长期以来,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管理难度大、风险高,影响了林权在实际担保中的效果。金融部门从保障资金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在林权担保贷款业务开展方面往往较为谨慎,设置了诸多限制条件。
不过,这种局面如今正在得到有效改善。
“《林权流转承包经营权不动产证》不仅是改革成果的见证,更是生态价值的转换器。”闻喜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当地通过建立政银企三方协同机制,成功打破了原有桎梏。原本林权大规模流转业务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现在改革后,企业拿证时间缩短70%,为企业成功抢出了2个多月的融资窗口期。
目前该证已顺利通过相关银行的预审,预计能够撬动千万级的信贷资金,这些资金将被用于杜仲智慧果园建设,从而形成“林权盘活—资本注入—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有效推动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让林权真正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助力器。
标准输出:构建全省林权改革“闻喜范式”。
基于此次实践,闻喜县筹划正式发布《集体林权流转登记标准化流程图》,明确“调查—确权—备案—流转—发证”五步工作法,精简流程,并建立“容缺+承诺”配套机制,为经营主体节约时间成本。
省林草局改革处相关负责人高度评价这一创新模式,认为其为全省集体林权“三权分置”改革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可复制样本。
在闻喜县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引领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不断释放新的活力,为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