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记者李冰蕊)最近,“公园20分钟理论”火了。公园的“破圈”与一篇发表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上的研究息息相关。研究显示,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能够让人感到更加快乐,即便是不做运动,只是每天到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让人状态更好。
运城市体育公园
走进运城各公园晃一圈发现,里面的人似乎形成一种天然的默契,跳舞的、唱歌的、散步的、发呆的……各有各的活动区域,各有各的快乐自洽,唯一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确享受逛公园这件事。
年轻白领:“公园阳光免费,可以摆脱‘班味’。”
3月26日中午12点半,在保险公司做行政工作的牛女士选择来航天公园散散心。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拍摄公园中的花花草草。
牛女士拍摄的航天公园美景(受访者供图)
“我家离公司有点远,中午吃完饭后一般选择在公司午休,今天是心血来潮逛逛公园。”牛女士说。交谈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牛女士白天都待在室内工作,整日对着电脑屏幕难免眼部不适、颈椎疲劳,来公园走走逛逛,享受免费的阳光,被鲜活的绿意包围,不仅放松身体,而且疗愈心灵。
牛女士拍摄的航天公园美景(受访者供图)
24岁的姜晨最近也迷上了逛公园。晚上七点吃过晚饭,姜晨选择去天逸公园“充充电”。“我是个很宅的人,平常下了班就回家追剧打游戏,第二天上班还是累,感觉没好好休息过。”她说。
对姜晨而言,去一次公园就相当于一次“精神快充”。在公园,沉寂已久的感官被重新激活,陷入昏睡模式的感受力被调动起来。她可以左耳戴一只耳机放着喜欢的歌,右耳听公园大人小孩的笑声,堆积在心里的烦恼和焦虑好像都能被“稀释”。
退休老人:“逛公园20分钟可不够,得两小时。”
不知什么时候,公园成为老年人固定的娱乐场所,刚刚踏进公园的门口,就会听到来自公园各个角落的“音乐”,有歌声,有乐器声,也有广场舞背景音乐的声音。
在航天公园合唱的市民
每天早上八点,67岁的王敬民早早来到了航天公园,准备合唱指挥工作。王敬民退休前是一名音乐教师,退休后发现家门口的公园有个自发组织的合唱团,便加入了进来,承担指挥、伴奏工作。
市民王敬民指挥合唱
“我们一般早上八点开始唱歌,一直会唱到十点钟结束。我退休前就是搞音乐的,来这能帮大家做个指挥,协助团里排一排二重唱、男女声部之类的,也算是学有所用、老有所乐了。”王敬民说。
这边歌声悠扬动听,另一边广场舞动感欢快。
上午十点半,刚跳完广场舞的市民李锦霞正坐在公园的石凳上喝水休息。李锦霞今年65岁,退休后非常热衷跳广场舞。“我一般是早上八点半来航天公园跳舞,跳两个小时结束。我们团队差不多二三十人左右,我觉得跳广场舞既能锻炼身体,又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她说。
市民李锦霞在航天公园跳舞
当问到跳广场舞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李锦霞兴高采烈地回复道:“当然是收获了健康,我教给大家的‘拍打操’‘垫脚操’,大家都很喜欢,跳舞就是为了开心和健康。”
航天公园门口大片空地上,每天都像在举办“露天音乐节”,音响在哪不重要,放声高唱才重要;舞步潇不潇洒不重要,自由摇摆才重要。不着急,不紧绷,是这里的主旋律。自由氛围之下,吸引人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
专业乐手:“在公园和大家一起享受音乐,很快乐。”
3月26日下午四点,记者在体育公园听到了专业的《十面埋伏》弹奏声,本以为哪位市民在放音响,走近一瞧才发现,是专业乐手在进行演奏,周围聚集了很多喜欢音乐的市民。
运城市民族乐团乐手在体育公园演奏
“我们是运城市民族乐团的乐手,今天刚好有空就来体育公园演奏。平时室内演奏居多,这次选择室外感觉很不一样。和大家一起享受音乐,很自由,也很快乐。”琵琶乐手梁昭君说。
现场还演奏了《赛马》《扬鞭催马运粮忙》等多首经典名曲,竹笛悠扬、琵琶清脆、二胡豪迈,各种乐声轮番响起、交织辉映,奏成一曲曲和谐的乐章,赢得现场阵阵掌声。“我今天主要是来公园‘遛娃’,没想到能听到这么好听的音乐,真是来值了。”市民王女士说。
市民在体育公园运动
健身设施完备的体育公园、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航天公园、多功能综合性的天逸公园、有着千亩湖泽的禹都公园、群众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在运城,片片绿意串起河东盛景,公园惠及万户千家。
当下春光正好,出发去公园,感受作家汪曾祺笔下那个供人休息、漫步、啜茗、闲谈、沉思、觅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