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运城讯 河津市城区街道城北村把“清化收”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坚持科技助力,民主决策,动真碰硬,共规范合同170余份,集体年增收300余万元,打造了城中村“清化收”工作样板。
城北村是河津市典型的城中村,紫金街、汾滨街穿村而过,临街商业用地年租金达260万元,成为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商业用地寸土寸金,价值凸显,加之占地合同期限过长,租金较低,引发干群矛盾。“清化收”工作开始后,新一届城北村“两委”班子以此为契机,迅速展开工作。
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城北村临街占地合同签订主要在1995年10月,结合当时地价,村委会以每亩6000至6500元价格与租户签订了170余份合同,租赁期限统一为30年,后有70多份合同租赁期限被村主干擅自延长至50年和70年不等。针对这一实际,村“两委”多次召开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议专题研究合同问题,同时邀请法律、农经专家、利用村民微信群、抖音公众号等形式向群众宣传讲解《民法典》《土地管理法》《村民组织法》以及“清化收”相关法律政策,得到了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村民一致要求澄清底数、寸土必争、公平公正规范合同,强大舆论宣传,为此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随之,村“两委”结合村情,研究制订出台了《城北村临街商业租地合同清理整治实施方案》,选举成立了“清化收”工作专班, 下发《合同整改通知》,要求所有承租户积极参与,按照时间节点到村委对合同进行重新审查认定,依法规范。
科技助力,澄清底数
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的公开监督下,支村委委托专业测绘公司对每一份合同占地进行重新测量,制作了商铺分布图,采取“按图索地、以地找人、不漏一块”的方式,对临街商业租地进行全面梳理。以商户实际占有面积为标准,对每一庄商铺进行精准测量计算,共新增租地面积23亩,全村实际租地由原来的249.2亩增加为272.2亩,清查出各类合同228份。村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委托山西聪锐律师事务所,对所有商业租地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对程序不规范、要素不齐全、期限过长、价格显失公平、拖欠租赁费、违反法律法规等问题建立台账,共梳理出问题合同170份。针对问题合同分类施策,并制订了整改方案及整改台账。
合理定价,民主公开
“清化收”专班通过采取市场询价、专业公司评估,结合市政府新耿区、龙门区土地基准地价标准,通过“四议两公开”的方式,表决确定了城北村商业租地价格。参照新耿区基准地价,将所有商业用地分成一类、二类,对租赁期在五年以内的价格统一按商业用地基准地价除以四十作为每年每亩地的租赁价格;对租赁期五年以上的,以每年上浮10%比例进行调整定价。经过重新定价,每亩商业用地底价由原来的6000元至6500元增至如今的13000元至18000元。
约定期限,规范合同
通过对全村所有租地合同合法性审查,原来所签合同期限大都为30年,依据《民法典》705条,“合同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超过20年,超过部分无效”之规定,支村两委本着尊重历史、积极稳妥的原则,以原合同约定的三十年为基础,以超过二十年不足三十年剩余年限,确定为新签合同的期限。委托专业律师拟制合同模版,采取“四议两公开”方式,对所订价格、合同模版、测量面积等进行表决,并予以公开,将公开结果送达承租户,明确告知合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并附相关法律规定、测量图和新规范合同模板。
冲破阻力,迎难而上
城北村问题合同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利益纠纷多,矛盾十分突出。对此,支村委根据定价标准及相关评估机构和律师意见,向每个问题合同的租户发放通知,告知清化收工作相关政策以及合同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方案,并在通知后附有租赁价格表、合同模版及相关相关法律条文,公平公开公正赢得了大多数承租户的认可,他们愉快的与村委重新签订了合同。对于软磨硬抗的难缠户,委托专业律师上门现场释法,进行合同规范;对经律师解释依然不同意整改的,由村委会向其送达合同解除函,对其原合同予以解除;对不同意整改意见又不履行解除方案的的租户,采取依法起诉方式予以解决,最终170份合同全部予以规范。
通过此次“清化收”工作,城北村共计规范整治临街租地合同170份,商业租地面积从往年统计的249.2至增加到272.2亩,增加23亩。收入由往年的260余万元增加到500余万元,仅此一项,为集体增收300余万元。(杨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