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项目是第一支撑,开发区是第一阵地,营商环境是第一保障。目前,运城市正竭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跑出新速度。全市开发区结合自身实际,持续深化改革,蹄急步稳,亮点纷呈。
黄河新闻网运城讯 “开发区工作人员手续办理快,为企业贴心服务,变‘不好办’为‘全代办’,协调帮助企业破解政策、技术难题,真是我们企业的贴心人”,近日,河津市华辉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魏总真诚的说道。
今年以来,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积极探索审批创新服务机制,倾力打造“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模式,创优营商环境,为经开区内企业创造充足发展空间,让项目建设投产“驶上快车道”。
该局积极承接省、市行政审批赋权,启动政府统一服务事项工作,率先全部完成了10项区域评估报告的编制,设定了标准地各项控制性指标,做好了前期移除类工作,多次深入重点项目现场,调研项目建设情况。2020年以来,共对山西鹤龙精细化工有限公司1.88万吨对甲酚项目、华辉杰能源有限公司6万吨高效活性炭、永津集团9000吨医药中间体、河津市科技创新园共4个项目出让了标准地共1471亩,预计2021年底前再为重点项目出让1040亩“标准地”。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华辉杰能源有限公司、永津集团两个项目由于原先设计能耗较高,政策层面受限,项目曾一度搁置,影响了重点项目推进速度。开发区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召开了专题研究会议,对两个项目高能耗问题进行了分析研判,通过与科研院所,相关专家,企业多方沟通分析后,决定对两个项目的工艺进行调整改进,从而使环境污染因素和能耗指标大幅下降。同时,由管委会领导亲自领办,行政审批局正、副局长专班跟踪两个项目实行“全代办”,积极对接省、市审批部门,使环评、能评手续得以顺利上报,并及时得到了批复。在对三个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防雷抗爆设施审核、施工许可证部分前置事项等审批事项上,三个项目签订承诺书,即发放批文,真正实现了能承诺事项全部承诺。目前三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预计2022年10月可实现投产。
永津集团负责人柴总感慨的说:“原以为我这项目不好办了,没想到开发区领导真能与企业亲如一家,设身处地为重点项目出谋划策,协调帮助我们破解了政策和技术方面的难题,同时在手续办理方面实现‘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政府部门费心了费力,我们却省事省心了,这么好的营商环境,下一步,我们只有潜下心来搞建设,专心做好企业技术和发展的事,为河津经济建设做贡献了。”
在对小微企业帮扶方面,河津津云科技孵化器是经开区内集科创、研发、中小微企业孵化为一体的众创基地,正在申报省级孵化器,现已入住企业23家。该局主动对接津云孵化器,发挥“全代办”优势,从一次性告知清单开始,上网填报、名称核准、经营范围等逐项指导帮助企业将资料上传上网,审核通过后,将营业执照第一时间送到企业手中,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3+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河津经开区实现一般工业类项目审批手续压缩材料、环节、时限达30%以上,努力实现了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加速度”。
下一步,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继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服务模式,充分发挥行政审批职能,主动靠前服务,让企业办事能“找到门”、发展能“找对路”、解困能“找到家”,实现投资价值集聚效应,为经开区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力量。(薛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