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发改要闻

运城市发展改革委:深化市校合作、助推市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发改要闻

黄河新闻网运城讯 运城市发展改革委认真落实市委《关于深化市校合作的实施方案》,聚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向,重点围绕“千名企业家进校园”“千企联百校”,会同工信、科技等有关部门努力探索实践,扎实做好“12大基地”建设工作,积极促成运城市企业与“6+N”所高校、科研院所实现全方位合作,带动全市创新动能进一步激发,创新生态更加优化,为打造“三个强市”、构建“三个高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

一、开展调研洽谈,打造“校企合作”新生态

(一)研究印发《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推进市校合作的工作方案》。“市校合作”工作开展以来,市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市校合作”工作由分管领导牵头,责任科室包联,确定专人负责,推动“市校合作”任务落实落细。

(二)实地调研座谈,摸清需求底数。9月份以来,市发展改革委共分成十组,由分管领导带队分别赴14个县(市、区)、运城开发区,深入209个项目现场开展实地调研,对校企合作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与山西建龙、宏达集团、垣曲抽水蓄能电站、贝特电气、复晟铝业、国强高科、奇信生态、地福来藻类科技、东睦华晟、阳光集团、银光镁业等187余家企业代表进行沟通交流,共梳理校企合作签约事项168项,对接洽谈事项84项,74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有合作意向。

(三)做好追踪服务,建立常态合作。通过了解,目前企业主要存在两方面诉求,一方面是受运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工资待遇水平等远不及发达地区的影响,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蓝领工人紧缺问题,同时企业与运城籍在外学生信息不对称现象明显,人才信息获取困难;另一方面是部分企业“校企合作”意愿强烈,但在产品研发、生产技术等方面,苦于寻求不到专业匹配度高、技术领先的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针对以上问题,市发展改革委做好追踪服务,对校企合作意愿、对接洽谈情况、签约合作情况进行定期分析研判,帮助搭建企业、高校、人才沟通桥梁,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达成合作协议,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四)以“智创城”建设为契机,搭建合作创新平台。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推进“山西智创城NO.10”筹建工作,通过清控科创对接清华大学,正在引入一批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企业,深度挖掘科技成果转化源头资源,待企业孵化、加速成熟后迅速推进产业化项目落地,打造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生态系统。截至目前,运城市智创城累计入驻企业138家,落户中北大学运城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绿谷子(北京)农业技术研究院达成入驻意向;运城市能源互联网市级中心、研究分院确定入驻;引进和培育各类人才668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397人;引入清控众创空间(运城)孵化种子基金(VC),规模500万元。

(五)认真梳理总结,做好信息宣传。为加大市校合作宣传报道力度,我委组织全市发改系统积极撰写信息,截至目前运城市发改部门在人民网、山西日报、运城日报、黄河新闻网等各类媒体发表文章40余篇。

二、积极促成合作,培育壮大转型发展新动能

(一)在开展能源互联网试点工作中,强化市校合作

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探索引导推动运城市高载能产业低碳运行,与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清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合作完成了《运城市能源互联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方案》编制工作,目前正在以“能源互联网试点市”建设为契机,与清华大学孙宏斌团队商谈合作成立运城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提升运城市能源系统总体效率,推动实现共赢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助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前市级能源互联网中心和河津分中心两个先期启动试点正在有序开展工作。

(二)搭建沟通桥梁,达成合作意向

1.组织开展校企对接。一是根据企业合作需求,同武汉6所高校与江西理工大学逐一对接科研团队。12月6日,市发展改革委带领相关县市发展改革局和风源机械、国强高科、中信金石、恒强化工、银盛化学等企业负责人,赴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同沈其荣院士、李荣、宋宝、向军、邹春、柴波、郭清远等20余名教授团队开展校企合作对接洽谈,成果丰硕,并就产学研合作事宜达成初步意向。二是组织山西晋龙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同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沈其荣院士、李荣副院长、黄启为教授进行校企对接;组织新绛部分企业就顺酐、噻吩类下游产品和染整及硫化黑等领域与西安交大化工领域孙杨教授团队进行初步对接,并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2.邀请高校专家团队来运调研。邀请天津建筑工程大学专家赴垣曲县城北初中开展装备式建筑推广与利用合作;邀请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及相关专家来运召开侯济高铁和运济铁路项目协调会;邀请北京农林科学院张开春研究员调研万荣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对产业园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和包装;邀请太原科技大学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建梅赴新绛大新传动技术有限公司调研,就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两个基地建设达成合作意向。

(三)围绕发改重点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1.协同推进智库合作。11月29日,市发展改革委与武汉大学就具体合作项目《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课题研究》深入交流,提出框架设想和编制要求,双方正式签署了《运城市发展改革委与武汉大学智库合作基地建设协议》;8月垣曲发展改革局与中国电建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签订书面协议,授牌“垣曲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智库合作基地”;12月8日,促成垣曲县职业中学地热取暖项目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签订合作协议,授予该项目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基地”。

2.积极促进产学研融合。12月6日,积极推动永济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12月7日,帮助促成山西瑞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阳润宝兴肉业有限公司同华中农业大学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市校合作以来,推动包括永东化工与华东理工大学,豪钢锻造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绿海农药科技有限公司与沈阳农业大学等6家企业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

3.围绕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成广东华诺勤耕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昆明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合作的超细高纯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研发等项目在运城市成果落地转化;推动宏达钢铁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就炼钢成分偏析研究、与太原理工大学就转炉钢渣综合利用、与江西理工大学就转炉钢渣批量综合开发等建立了合作;推动山西东睦华晟粉末冶金有限公司与太原理工大学就“开展粉末冶金产品开发技术服务”达成协议;推动山西中设华晋铸造有限公司与太原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就先进耐磨材料铸件产品研发签订了框架协议;推动山西卓里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北大学签订了《防爆发动机高性能排气歧管研制》协议。

4.夯实人才智力支撑。积极推动寰烁科技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国家工程实验室合作开发运城市智慧教育大数据虚拟现实平台;促成大禹生物与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建立了联建实验室和毕业生实训基地,培养更多技术人才从事生物产业技术推广;组织开展“稷山县技能运城建设职业技能提升叉车培训班”,特邀新绛睿达培训学校教练现场指导教学,帮助叉车学员真正做到“持证上岗”。

5.帮助企业争取资金支持。帮助永济开发区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项目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440万元,为中车永济电机与西安交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开展科研服务、建设高标准轨道交通研发大数据平台和检验检测实验室提供支持;为永济市职业中专学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争取专项债券1700万元支持。

三、强化创新驱动,赋能全市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把开展“市校合作”作为推动实施人才兴运战略、强化创新驱动的重要举措,认真落实市委关于深化市校合作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强化责任落实,加强服务保障。一是在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和企业家意愿的基础上,搭建创新合作交流平台,协调解决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同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助力校企合作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见效。二是用好用活“山西智创城”这块金字招牌,有效集聚高校人才、科技成果等资源优势,协同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对接,建立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常态化合作机制。三是继续强化媒体宣传,积极主动作为,营造校企合作的浓厚氛围,赋能全市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 [编辑:宁义华]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