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高地域市场吸引力的重要举措。对破坏亲清政商关系、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现象和个人,我们要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以雷霆手段予以严厉打击,同时发挥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的综合效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为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做出贡献,持续塑造市场良好生态。
聚焦职能职责,通过“贴身式”监督到一线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发展难题,建立问题台账,细化责任分工,制定整改措施,推动企业健康稳步发展,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求跟进监督,加强对涉及营商环境的重点部门、重点行业以及涉及行政审批和群众办事服务窗口的监督检查。
通过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坚决查处破坏营商环境、影响企业发展的违纪违法问题,着力纠治政策落实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庸懒散慢拖瞒”问题,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顶风违纪、我行我素、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等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和铁的纪律推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地生效。
做深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实现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通过查办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开展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通过旁听庭审,接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特殊“心灵洗礼”。发布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录,让“写在纸上的教训”成为“烙在心上的敬畏”,强化警示教育直抵灵魂的震慑效果。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揭示有关职能部门、干部职工破坏亲清政商关系、损坏营商环境现象背后的本质与危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为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营造浓厚氛围。
保护好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投资者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的良好市场环境,就是留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青山”。广大党员干部需要始终保持“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服务理念,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为企业真办事、办实事,切实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舒适度和安全感,让一流营商环境为市场“增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董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