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新绛仿古青铜器: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image.jpg

无人机航拍国家历史名城新绛县。

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记者兰立强、李冰蕊)山西新绛,古称绛州,曾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繁华都城。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澄泥砚、云雕、石雕、绛笔、仿古青铜器艺术品等等传统技艺。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岁月变迁,始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历久弥新。

青铜器仿品楚国彩绘贴金山羊。

楚国彩绘贴金山羊,西周方壶、春秋无盖鼎、西周晋侯鸟尊、透雕蛇纹鼎、四马拉车……走进新绛县店头精利青铜陶品工艺厂一件件精美仿古青铜器映入眼帘。

“我最喜欢这件仿品,因为这个原件是在我们新绛县的柳泉村出土的。”厂长潘全虎很自豪得向记者展示他仿制的春秋蟠蛇纹镂空鼎,而在架子上正摆放着他铸造的各种各样的仿古青铜器,这些青铜器造型古朴、纹饰精细,真可谓“以假乱真”。

潘全虎查看仿古青铜器春秋蟠蛇纹镂空鼎。

潘全虎与青铜器的缘分始于1983年。那时,他接手了村里不景气的副业场,为寻求突破,决定外出考察。1984年,他在西安博物馆见到了那些精美的青铜器,瞬间被深深吸引。“那些青铜器太美了,从那以后,我开始购买关于青铜器的书籍,自学相关知识,并从制作铜镯开始,一步步踏入了仿古青铜器的世界。” 潘全虎回忆道。他原本是个铸工,有一定基础,但刚开始制作仿古青铜器时并不顺利。“后来我买了一些工艺品来模仿,逐渐掌握了技巧。”

潘全虎与徒弟正在制作陶范模型。

青铜器的制作使用的是陶范铸造法,主要包括造型、制模、翻模、烘干、特造、铸后加工、复旧等七个工艺。潘全虎对仿铜器的加工工序如数家珍:“范铸法又称模铸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种图案、铭文,阴干后再经烧制,使其成为母模,然后再以母模制陶范模具,模具制好后用 400 摄氏度高温烘干,熔化合金,将合金浇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脱范后再经清理、打磨加工复旧做锈后即为青铜成品。”

潘全虎正在对雕塑进行雕饰。

“你看这就是制作模型所采用的泥土 —— 焦土泥。” 说话间,记者看到潘全虎用手不断捏着焦泥土进行塑形,不一会儿,一只鸭子造型的塑形就形成了。紧接着就是雕塑,雕塑出来的模型经过铲子、刻刀等工具反复雕饰、修改后,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造型完成后,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制模具,模具用石膏、硅胶制成。

在后续的工序中,潘全虎详细介绍了每一个步骤。从制模到翻模,再到烘干和特造,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操作,稍有差池就可能影响整个青铜器的质量。铸后加工更是关键,它决定了青铜器的最终外观和质感。而复旧工艺则让青铜器更加逼真地呈现出古代的风貌。

潘全虎正在对雕塑进行雕饰。

多年来,潘全虎一直深入学习青铜器的图册、论文书籍,研究化学原料配制的专业图书。他的铜器制作技艺高超,仿古青铜器产品涵盖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等各个时期的水器、礼器、酒器、食器、乐器等类型,达2000余种。他的仿古青铜器不仅在新绛本地享有盛誉,还远销国外,成为了新绛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这些仿古青铜器,不仅仅是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更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它们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创新。

  • [编辑:柴晓蒙]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