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县市动态

金灿灿的谷子唱丰收——从垣曲县原中村发展特色产业看乡村振兴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县市动态

金秋十月,沃野生金。近日,记者驱车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前往垣曲县解峪乡原中村,探访当地特色产业——谷子发展情况。

谷子熟了,腰包鼓了

从垣曲县城出发向西南而行,逐渐进入大山深处,山高坡陡沟深,弯急路险人稀,但道路愈险,风光愈美,宛如画中行。一个多小时后,随着一片片金灿灿的谷子映入眼帘,原中村到了。

村外,田野里一幅喜人的丰收景象。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作业,村民们正在抢抓晴好天气收割谷子。无论是谷农,还是农机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村内,主巷道上晾晒满了新收的谷子。有的村民正把已经晾晒好的谷子运到小米加工厂,伴随着大型碾米机隆隆作响,金灿黄亮的小米倾泻而出,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小米清香。脱壳后的小米,再用真空包装机进行包装,一袋袋标准化、高品质的“原中黄”小米就诞生了。

原中村位于垣曲县城西南方向,黄河北岸,黄河小浪底库区边缘,辖6个居民组、2114口人,4574亩耕地,境内海拔高、土层厚、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种植谷子。用当地的谷子加工出来的小米,色泽黄亮、质地酥软、营养丰富。当地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确定了发展壮大小米产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规划。目前,原中村谷子种植面积约2500亩,约占全村耕地面积的一半。因为谷子需要轮作,这个种植面积基本已经达到极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原中村党支部书记宋万华说,今年,全村谷子可收获约50万公斤,与往年相比,单产和总产均有所增加,是一个丰收年。

记者感言: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要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培育乡村产业、乡土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农民增收富裕、农村经济繁荣。

“候鸟归巢”了,土地升值了

原中村是个“候鸟式”村庄。因为地处黄河小浪底库区周边,前多年实施了移民搬迁工程,全村整体搬迁到了县城。农忙时节,村民纷纷回到村里干几天农活;农闲时节,大伙就在县城或周边县市打工。一年当中“飞来飞去”,犹如候鸟。飞着飞着,有的人专心务工不回来了,有的人则“候鸟归巢”,一门心思回村打理土地,反而把地种出了门道。

“看你的谷子很不错啊,金黄金黄的,产量应该很好吧?”

“特别好。今年种的时候下了场大雨,谷子进行了二次播种,本以为收成会受影响,没想到产量、品质特别好,亩产应该能达到500斤。趁着这两天天气晴好,我赶紧收割晾晒一下。”正在晾晒谷子的村民李红社高兴地说。

57岁的李红社今年种了20亩谷子,可收5000公斤谷子。他同记者算了一笔账:按500公斤谷子能产350公斤小米计,可产3500公斤小米,按照市价16元一公斤计算,收入5万多元。这只是他今秋收成的一小部分,他今年还在其他村里承包了100亩地种谷子,谷子丰收,鼓起了李红社的腰包。在原中村及周边村,依靠小米致富的村民还有很多。

“我家买了一台谷子收割机,3天能收140亩,大约可以挣14000元。”农机专业户杨勇勇夫妇高兴地说。依托谷子产业,农机专业户越来越多了。

“以前,我们村里使用的是小型碾米机,一天碾不出多少小米。谷子熟了,但加工跟不上,放跑了前来收购的客商,小米自然就卖不上好价钱。自从村里建了小米加工厂,引进大型碾米机、精选机、真空包装机等专业设备以后,不但加工速度快了,而且加工出的小米又黄又亮。”原中村小米加工厂负责人孟锐进介绍。

今年5月初,原中村的谷子已经长出幼苗,但遭遇洪涝灾害,谷子幼苗被冲毁,村民愁得睡不着觉。在最困难的时刻,解峪乡党委、政府工作人员和原中村“两委”干部,第一时间来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决定抢抓时机,重新播种,并及时协调外地多台播种机进村,仅用5天时间将全村谷子地重新播种。同时,乡党委、政府还及时组织力量,修复冲毁道路,抢运肥料……这才有了今秋的好收成。

记者感言:乡村振兴,要提升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健全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堡垒坚强了,产业发展了

原中村的谷子产业之所以越做越强,乡村两级党组织发挥了关键作用。

近年来,在解峪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原中村成功注册“原中黄”小米商标,开办小米加工厂,建设谷子晾晒场,成立小米专业农业合作社,帮助村民对谷子进行深加工。通过小米加工,村集体年收入6万元至1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强后,统一组织深松、耙耱、播种、施肥、管理、收割和加工,反哺谷子生产,确保这项特色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同时,村“两委”积极与电商平台对接,帮助老百姓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村里还积极参加山西省农交会,努力提高“原中黄”小米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现在,“原中黄”小米产业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格局,成为带动原中村群众致富的龙头产业。

与此同时,原中村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三级提水把黄河水引上山、引上坡,把3200余亩旱地变为水浇地,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整理土地,深耕土壤,测土配肥,实施土地改良、品种优选、科学管理、喷灌技术改造等项目,进一步提高小米质量和产量;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将专家请到田间地头现场为谷农进行科学指导;采取统一选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收割、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无公害管理模式,提升产业管理水平。

为了引领好现代农业发展,近年来,解峪乡积极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坚持“一带一路三区两基地”产业发展新布局,围绕原中村谷子建设种植示范区,着力打造小米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不断做大做强种植产业,持续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除发展谷子种植外,原中村还发展了500亩核桃示范园和200亩花椒产业基地,持续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解峪乡将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特优农业,聚焦小米全产业链建设,通过‘强链’‘延链’‘补链’,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把‘好品质’转化为‘好品牌’,做大做强谷子产业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带动共同富裕。”解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沛倩表示。

记者感言: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政治基础。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斗堡垒。(记者苏黎原、郭华)

  • [编辑:刘莎]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