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 在电脑上“施工”的“建筑工人”

  • 发布时间:2020-07-14
  • 来源:运城新闻网
  • 编辑:尚佳雯
  • 责任编辑:尚佳雯

在人们的印象中,建造房屋无非就是与砖瓦、水泥、钢筋等打交道。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建筑行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种称为BIM,即建筑信息模型的技术,可以将建筑以模型展现在人们面前,还可以对周边的环境进行具体分析,从而以低成本得到各种分析结果。由此,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这一新职业应运而生。他们利用数据和信息做“砖瓦”,在计算机上“施工”,搭建出建筑信息的三维模型。

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人员更倾向于采用这种功能更强大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有这样一家公司——山西众之翼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创始人崔海禄带领他的团队,扎根运城,填补我省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上的空白,不断探索实践,培养人才,在业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BIM技术可降低建设成本

去年4月3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这一职业被“官宣”,成为人社部等三部门发布的13个新职业之一。这一消息让崔海禄感到振奋。

早在2010年,大学毕业的崔海禄在北京、上海、太原等地,一边打工,一边刻苦钻研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彼时,BIM尚未被大多数人所知。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学习,他掌握了该专业的核心技术,带领团队先后参与了上海世博会江苏馆项目、北京平安商业地块项目、阳煤清徐氮化框架项目等BIM技术应用服务工作。

作为这个行业技术的领跑者,崔海禄拒绝了多家公司的邀请,于2017年12月在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了山西众之翼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研发及推广。

据崔海禄介绍,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在电脑上建造的模型就是未来完工建筑的虚拟版。“简单地说,就是在建筑项目施工前,利用计算机软件建立虚拟的建筑三维模型,里边包含着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大到建筑结构、墙面,小到一根管线都能在模型里被看得一清二楚。越复杂的建筑,采用BIM技术就越有价值,意义就更大。”崔海禄说。

通过BIM技术建造模型,若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在模型上就能发现,并及时调整。这意味着,原本施工时才会发现的许多问题前移到设计阶段就可解决。项目开工时,施工单位根据模型协同工作,能节约工期、减少物料损耗、降低成本。

人才缺口巨大

该公司成立两年来,业务拓展很快,客户订单应接不暇。两年多来,该公司为中建、中治、中化、恒大、山西建投等省内外大型建工企业提供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服务,已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重点工程。

“现在根本不敢接单。我们现在所有的人员加班加点都不能完成手头的订单。”崔海禄看着刚刚几个客户发来的订单,有些发愁。

“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各类企业对BIM技术人才的需求总量将达到130万。”崔海禄说,虽然公司在BIM技术应用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力,但和全国一样,也面临着人才短缺。为突破瓶颈,公司会不断尝试各种方法。

近年来,公司已经和我省一些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从建设实验室到学科建设,都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此外,公司还设立了众之翼职教营,旨在培养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型人才。

“0学费,短期培训+高薪就业”,职教营就是想通过这种模式,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该行业中,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还是有很大的进步。

新职业前景可期

住建部2016年8月印发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将BIM技术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2017年7月起实施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和2018年1月起实施的《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这两项标准填补了我国BIM技术应用标准的空白。

“虽然BIM技术发展受到人才短缺的约束,但这并不能阻挡该行业的发展势头。”崔海禄说。

今年6月11日,我省住建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通知》。7月1日起,我省选取部分项目、企业和区域,试点开展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全省建筑工程项目将迈进数字化时代,意味着BIM技术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BIM技术应用领域也将成为一片蓝海。

如今,毕业季即将来临。“这是智能化时代的趋势,BIM新职业就是更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为时代建筑融入更多智慧。希望有意愿的学子,加入建筑信息模型行业,推动建筑产业信息化快速发展,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崔海禄说,我们公司也会扎根运城,采取“0学费,短期培训+高薪就业”模式,培养建筑信息模型方面的人才,也让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运城生根发芽。(樊朋展 李政奇)



主办: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承办:黄河新闻网运城频道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 备案登记证编号:141130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1412006001 晋公网安备140101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