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迎泽区消息,该区在迎泽街办青年路片区和庙前街办桃园路片区,科学建立“全过程”“全链条”生活垃圾分类体系,有序推进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
迎泽区将在青年路片区和桃园路片区实行垃圾分类“4+2”模式。也就是说,这两个片区的居民需要将生活垃圾按“4+2”模式先进行分类后,再投放至指定垃圾投放点。“4+2”模式是4大类垃圾和2小类垃圾的意思。4大类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2小类为大件垃圾、装修垃圾。
定时定点投放。按照“撤桶并站”原则,整合现有垃圾投放点,取消零散垃圾桶,每300户设置1处投放站点。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实行定点暂存,不具备暂存条件的小区由居民自行暂存,通过电话、网络预约等方式由有资质的企业进行收运和处理。每天分早中晚三个时间段进行投放;对残疾人士、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摸底登记,派专人对特殊群体的垃圾进行错时上门收集并代为投放。
严格分类投放。不按规定投放和随意丢弃垃圾者,对其进行取证记录并上门劝导,三次以上仍不改正者,移交行政执法部门,依据《太原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上限处罚。
专人桶边督导。在每个垃圾投放站点安排人员值守督导,其主要工作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市民按照指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对不按规定投放的市民予以劝导;对暂未分类投放的垃圾予以分拣、分类;对拒不执行垃圾分类的按照《条例》规定上报执法人员进行查处,并留存记录;做好垃圾投放站点、设施的清洗清洁。
强化分类收运。有害垃圾实行每周定时收集一次,收运至指定中转站暂存,达到一定数量后由特许经营单位运往省固废处置中心;可回收物每周定时收集两次;其他垃圾由物业公司收集,运往区城管部门指定站点。
推行互联网+垃圾分类。充分利用智慧社区平台,实现大数据共享、各环节实时管控、促进分类精准投放。建设垃圾分类信息管理系统,对所有垃圾分类小区的基础信息、分类设施配置等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
开展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利用标语、横幅、海报等资源,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的意义、政策、法规等知识,实现宣传“到单元、入楼道、进家庭”,时时提醒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据了解,迎泽区将通过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逐步推进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模式;今年10月,示范片区内全部实施垃圾分类;今年年底前,该区将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记者郝晓炜通讯员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