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2月26日
运城市经济信息中心
经济分析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稳字当头、亮点纷呈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创新驱动
国资委:鼓励民企国企共同发展
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激发市场活力
楼继伟:实现“六稳”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蔡昉:人口红利消失导致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
要情文摘
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将进一步落实
“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
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将有改善
国务院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出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意见
内部报告
煤炭阶段性供求失衡或将困扰产业发展
快递智能终端竞速难掩发展阵痛
政策借鉴
辽宁全面落实“三个推进”奋力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
经济分析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稳字当头、亮点纷呈
就业是民生之本,特别是在当前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减速换挡、结构优化调整、动力加快转换的关键时期,就业的“稳定器”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去年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将“稳就业”放在了“六稳”工作之首。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的有利支撑下,我国整体就业形势延续稳定向好势头。2018年,我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同比增加10万人,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始终保持在5.1%以下的较低水平。具体而言,我国就业形势呈现出以下八大亮点。
一、就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2018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占GDP的比重达到52.2%,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7%,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平稳较快发展对于保持就业稳定发挥了重要贡献。测算表明,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人数大约比第二产业多20%左右。2017年,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44.9%,高于第二产业16.8个百分点。从服务业内部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新兴服务业就业人员数量同比增速居前。随着网店、微商、网购快递等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就业稳定带动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只有就业稳定,居民收入来源才有保障。2018年以来,在整体就业形势稳定的背景下,城乡居民收入呈现稳步增长的势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高于人均GDP6.1%的实际增速,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与此同时,就业质量也进一步提升,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就业的稳定性增强,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劳动强度逐渐下降,劳动者权益保护得到加强。
三、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维持平稳态势
201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人,同比增加2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新经济的发展、新的就业形态、新的就业模式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选择。数据显示,2018届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保持稳定。2018年,全国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81万人,同比基本持平。从城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变化情况看,四季度城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23万人,环比出现了小幅下降。如果考虑到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以及保障水平提高带来的影响,能实现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稳中趋降实属不易。
四、劳动力市场总体宽松,梯度发展效应开始显现
当前我国就业市场总体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2018年四季度求人倍率达到1.27,同比提高0.05。一方面,得益于产业结构向服务业转型,新经济业态的不断出现增加了就业机会和岗位;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适龄劳动人口持续减少,缓解了就业市场上的供求压力。同时,就业的梯度发展效应开始显现,中西部地区逐渐成为拉动新增就业增长的主力。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本地企业的用工需求上升,以前许多外出到东部省份的农民工选择就近就业。并且,中西部地区本地企业纷纷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众多外地务工者回流。
五、创业创新热潮涌动,成为引领就业的发动机
近年来,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搭建创业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创业创新支持政策,持续做好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催生出一大批新的市场主体,日益成为我国创新发展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撑。2018年,我国日均新登记企业达到1.84万户,保持较快增长。数据显示,平均每个企业或者项目的从业人员为8.44人,创业对于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已经成为稳定就业的“蓄水池”。同时,创业创新带来的新业态和新动能的成长发展,也对促进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2017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指出,目前新动能对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达到70%左右。全国创业孵化载体内企业就业人数超过200万人,每家毕业企业平均带动就业43人。
六、技术创新与科技革命创造新增就业机会
目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正在深刻影响我国产业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尽管科技革命会使传统行业的工作岗位面临巨大冲击,但是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又会创造和带动大量新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形态。经合组织(OECD)基于其成员国200年的数据研究表明,尽管短期内科技进步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相对于其巨大的创造效应可以忽略不计。在我国,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创新,“互联网+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在各领域持续发酵,以网上购物、共享单车、同城跑腿平台等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网络创业开拓了就业的新领域,极大地发挥了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为我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解决了许多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可以预见,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新就业形态的不断涌现,“就业难”问题将得到逐步缓解。
七、化解产能过剩职工安置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化解过剩产能。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安置好分流的职工,既关乎职工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推进。自2016年“去产能”工作实施以来,通过鼓励企业挖掘现有潜力在本企业内部安置职工、促进转岗就业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内部退养、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方式,打出政策“组合拳”,积极稳妥地做好化解产能过剩的职工安置工作。从实际情况看,两年共累计安置职工110.3万人,整个工作平稳有序,没有出现突出的矛盾问题。同时,各地也将产业结构升级与职工妥善安置相结合,在职工安置中为产业升级提供人力资本,实现人力成本向人力资本的转化。
八、促进就业创业的改革红利和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
为了更好地促进就业创业,近年来国务院、各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密切协作,出台了一系列积极举措。在推进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稳定和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将加快建设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着力稳定和促进就业。在挖掘就业新动能潜力方面,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通过打造“双创”升级版,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为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更充分就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加大力度鼓励创业方面,杭州市对未来产业领域的小微企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贴息贷款的本金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以上政策的逐步推行落实,都有力地激发了劳动者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执笔:陈彬)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创新驱动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但与主要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的创新能力仍有差距。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作用,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一个重要着力点。
一、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
现代化经济体系与传统发展模式的重要区别,是发展模式和动力的转变:发展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转变,从速度型向效率型发展转变;经济增长动力从依靠要素投入转向依靠要素生产率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特别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正处于从数量积累向质量升级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总量居世界第二;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国际排名从2016年的第25位升至第22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5名集团的中等收入国家。创新对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以创新实现发展方式和动力的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尽管GDP增长速度放缓,但新经济等领域快速发展,远超经济增长。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部分增加值同比增长10.5%;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快于平均工业的增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16.5%;发明专利申请增长21.5%,PCT申请增长44.7%。由此可见,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要依靠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其二,以创新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企业创新能力逐步增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模式创新等创新模式多样化,创新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2016年《全球创新1000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研发支出最高的1000家上市公司中有130家中国企业。但我国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活动仍不够普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核心、关键技术不足,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须进一步提高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
其三,以创新增加有效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快速升级,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对环境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要求更高。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面向市场需求开展创新,不断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的变化,市场上产品和服务供给日益丰富。但是,我国仍存在低水平供给能力过剩与中高端有效供给不足的现象。我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消费需求增长和升级的空间较大,要坚持面向消费需求的创新,增加有效供给,满足不断升级和多样化的居民消费需求。
其四,优化区域创新要素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政策重点是以试点示范为抓手,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目前,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普遍提升,形成北京、上海、深圳等具有特色的创新中心和一批创新型城市,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2016年,146家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1.8%,工业总产值达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但地区间差距较大,东南沿海地区的创新要素集聚度和创新能力高于中西部地区。
总体来看,创新在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但与主要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的创新能力仍有差距,主要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创新环境尚不能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创新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二、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6年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将其纳入现代化经济体系统筹考虑和部署。总体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环境营造三个方面勾画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重点、未来发展方向,提升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
第一,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创新,加强前沿科技布局,提升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创新能力从过去以跟跑为主,进入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的阶段,引进技术难度加大,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加技术供给能力。从全球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主要创新型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展开新一轮竞争,我们必须抓住新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一是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加强战略部署,增加前沿技术供给,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二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加快科技攻关。如围绕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三是构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技术支撑。四是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短板,提升产业整体竞争能力。五是聚焦实体经济,促进企业创新,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大力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和创新创业,针对转型升级的需要,以信息技术、绿色技术、智能技术等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协同创新能力,提高创新体系的效率。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取得了可喜发展,但是,仍然有一些体制机制因素阻碍了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因此,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合理确定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完善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科技为经济服务的能力。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落实科研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政策,培育和发展专业技术转移机构,鼓励创新创业,促进科研成果实实在在地转变为生产力。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生力军作用。此外,还要营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引领带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在自主创新综合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地区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进一步推进区域创新环境建设,实现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特别要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形成全球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和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
第三,进一步改善和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首先,要进一步营造创新文化。一方面,要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教育,不断提升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加快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的传播,进一步夯实创新发展的群众和社会基础。另一方面,要营造宽容失败的机制和氛围,鼓励和保护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不怕失败的精神。其次,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进一步完善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充分发挥标准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广新技术的作用。严格公平执法,减少行政干预,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各种所有制、各种规模、各种技术路线的企业提供公平获得创新资源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真正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此外,还要建立激励创新、审慎包容的市场监管体系。转变传统的监管模式,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减少行政审批,更多发挥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的作用。市场监管要为创新开拓市场通道,对新兴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要允许先行先试,及时总结经验,逐步规范。
第四,培养造就多层次的创新人才。人才是最重要的创新要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战略科技人才是具有战略眼光、能在我国科技创新布局中看清方向、提出战略性建议的人才;科技领军人才是具体执行科技项目、带领团队创新突破的领军者;科技青年人才是面向未来、实现创新发展可持续的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是着眼于创新链条各环节的需要、实现从研发到产业化各环节顺畅协调和合作的人才队伍,包括科研人才、技术转移人才、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等。在这一过程中,要建立适合各类人才发展的多层次人才政策。既要培养适应创新需求的多层次人才,还要建立分层次的人才激励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在收益分配上充分体现知识和创新的价值,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积极性。
第五,进一步推进开放创新,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质量和效率。目前,我国开放创新的模式不断升级,利用国际资源的方式正在从“引进来”为主转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是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创新政策,消除阻碍创新要素流动的人才、资金管理制度,吸引全球创新要素和有效利用外部资源。二是分层次开展国际合作,搭建多样化的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实现互利共赢。三是积极参与全球创新治理的规则制定,增强我国在全球创新治理中的话语权,在国际创新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吕薇)
国资委:鼓励民企国企共同发展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强合作是大势所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应在竞争中学会更好地合作,通过合作赢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2019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上说。他强调,国资委真诚地欢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所有制企业,积极参与到中央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同时,也支持鼓励中央企业通过股权合作、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到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发展中,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格局。
肖亚庆强调,企业和区域发展必须要善于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才能够行稳致远,我们应当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存在着许多发展的共同点,存在着许多利益的契合点,蕴含着大量的合作机遇,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肖亚庆说。
由于历史原因,国有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在基础产业重化工和传统制造业领域发挥作用。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初主要从事服务业与加工业,但后来拓展到高新技术与新兴产业,甚至许多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
在肖亚庆看来,国企要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创新发展,调整优化布局结构,做强、做优实业、主业,企业内生活力和发展动力得到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则面临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与此同时,央企也在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处理僵尸企业、处理特困企业方面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所以行业有好有坏,企业有生有死也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之一。
肖亚庆表示,“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肖亚庆指出,“中国未来的发展潜力,为各种所有制经济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对国内经济未来发展肖亚庆仍然保持乐观态度。他表示,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等,都将给国家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肖亚庆认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需要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既要巩固好、发展好公有制经济,不能把国有企业搞小、搞跨、搞没了;又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让各种所有制经济更好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样一个伟大实践,形成强大合力。
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激发市场活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减税降费工作,在以前年度推出一系列减税降费举措基础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9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和更明显降费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今年年初各省区市举行的两会上,“减税降费”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通过明确一系列举措,确保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北京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建高效统一的税收征管体系,加快建设新一代电子税务局。全面执行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确保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不增加。
黑龙江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合理降低用能、物流、融资等要素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便利办税措施,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江苏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加大减税降负力度,落实国家和省降低企业成本各项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全年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1600亿元以上。
安徽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更大规模减税与更明显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例,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加快清零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
河南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中央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实行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清理规范地方收费项目,全面实施收费项目清单制,继续实行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零收费,加大力度降低企业社保费率,让企业有实打实的获得感。
减税降费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动经济增长。目前,从各地执行的情况来看,已逐步形成合力,各地政府分别从税收、社保、非税收入、纳税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精神,可以预见,通过这一轮更大规模的普惠性实质性减税,能够为企业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对于促进制造业、科技企业、小微企业等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新政范围广力度大。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新推出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措施,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多个税种,覆盖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此次新政范围广力度大。根据规定,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据统计,此次推出的新政仅小微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减税,就惠及1798万家企业,占全国纳税企业总数的95%以上,其中98%是民营企业,预计每年可再为小微企业减负约2000亿元。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政策文件明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及宏观调控需要确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根据最新税收收入统计,2018年全国资源税1630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4840亿元,房产税2889亿元,城镇土地使用税2388亿元,印花税2199亿元(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977亿元)。
对于如何落实中央提出的“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相关部门均作出了明确表态和部署。比如,财政部税政司表示,除了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措施,还将深化增值税改革,继续推进实质性减税;全面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好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轻居民税负;同时,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制定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
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介绍,在落实好已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等政策措施基础上,税务总局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完善降低增值税税率、降低社保费费率等实施方案,努力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普惠性。税务总局明确,把确保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作为2019年税收工作的主题。据悉,目前税务总局和36个省级税务局均已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实施减税降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若干专项工作组,制定任务清单和作战图。按照简明易行好操作的要求,出台了4个税收征管配套公告和1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综合性抓总文件,明确重点任务,细化落实要求。
楼继伟:实现“六稳”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发表演讲。
楼继伟表示,我国经济仍旧处于换挡期、阵痛期和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此外,又进一步叠加了“中美经贸摩擦”,下一步要面对的比较大的问题是国际规则重塑的摩擦。
在谈到当前正在进行的“三大攻坚战”时,楼继伟认为都是必须做的,也存在还历史欠账的因素。“这是对透支和失误的还欠账,环境污染这么多年,不注重环境污染,现在环境污染治理的时候当然对经济下行是有压力的”,他说。
在谈到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时,楼继伟强调,不能都认为是此前“6万亿的时候造成的”,“实际金融自己的加杠杆是2012年第四次金融工作会议以后,大幅度推地方融资平台造成的”。“我觉得这是失误的,现在造成了重大的金融风险”。
在谈到“脱贫攻坚战”时,楼继伟认为,“花一块钱是一块钱”。
他认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稳经济。但有一些做法是行政运动式的方法,这会对“六稳”造成比较大的伤害。“比如运动式的治污,关了再说。当然中央已经纠正,不能一刀切,要法治化,而且是层层往下越来越放大,这些都在纠正”。
“行政运动式的去产能,煤钢产能在‘去’的过程中,由于安置职工,国有企业是要比民营企业难得多,因此在同样污染获得安全标准之下,‘去’的民营企业比较多。后来PPI大幅度上涨,成本向中下游传递,中下游的民营企业比较多,感觉负担沉重”,他分析称。
“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其中重要的一项任务,他认为应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下工夫——用改革的办法完成。
再谈到产业政策时,楼继伟认为,产业政策在经济早期发展阶段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后来,产业政策的实际作用“不敢说都是正面的”。他以汽车为例称,产业政策是支持“三大、三小、两微”。结果“两微”破产了,“三大、三小”基本都合资了。现在“三大”民企的汽车、自主品牌的汽车基本是在产业政策的围剿和缝隙中成长起来的。“(吉利)到外面收购了沃尔沃,我不评价它的战略对不对,但是这个做法就说明被围剿的这些企业有实力”。他认为产业政策应该转向普惠化、功能性。
在谈到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时,楼继伟认为有一段时间“被炒作”,认为“党的作用代替公司的决策,对民营企业的信心影响很大”。他引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我们在有党员的各类企业里建立党组织,目的是为企业的党员提供管理和服务,团结凝聚员工遵纪守法,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也有利于企业的加强管理,有利于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这些话我觉得很多人都不知道。另一方面被炒作,你再看看总书记的讲话,很多东西如沐春风,都是这些话,真正实事求是的,我认为这是纠偏”,他说。
楼继伟强调“六稳”之中,稳预期很重要。
蔡昉:人口红利消失导致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9年年会于近期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出席并以“积极就业政策3.0版”为题发表演讲。
蔡昉认为,过去无论多强调积极的就业政策,都是把它作为民生、理念,没有放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机制之中。“央行易行长手边不是随时用失业或者劳动力市场这样的一些指标来决定他的政策实施,但是现在这个条件已经成熟了”。
2007年以后,全球各国经济下行的同时几乎都出现了高失业率,唯独中国的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保持稳定。在蔡昉看来,这说明中国经济发生了结构性、趋势性变化,“我们和周期没有很强的关系”。“同时我们的经济增长也不是周期性的,失业也不是周期性的,或者说我们更接近于自然的失业”。
蔡昉提出,要重新审视“经济下行和劳动力市场表现、劳动力短缺,两个谁是原因、谁是后果”。“当然你不能说经济下行导致劳动力短缺,其实唯一的解释就是我们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符号性的变化”。在他看来,人口红利消失导致了劳动力短缺,而劳动力短缺就决定了人力资本改善速度的下降,投资回报率的下降,以及资源重新配置效率的减慢,因此导致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而这个趋势还在继续”。
蔡昉判断,我国自然失业率在5%左右。“在这个自然失业率基础上,我们没有周期性失业,就无需加过大的强刺激”。
此外,他建议通过培训等各种服务降低自然失业率,并通过改革、提高要素供给和配置等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既可以稳增长,也可以避免刺激带来的副作用”。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
把握当前经济运行态势,要深刻理解“稳”“变”“忧”
对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中央的总体判断是“总体平稳、稳中有变、变中有忧”。这个判断是客观准确的,关键是如何理解、认识和把握“稳”“变”“忧”三个字。
正确把握“稳”的总体态势。从转型进程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稳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经济发展质量在持续改善,2015年以来GDP增速连续15个季度稳定在6.5%-7%之间,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回升,经济转型的进程稳步推进。从指标关系看,我国经济实际增速与潜在增速基本一致,核心经济指标之间比较匹配。就业状况基本稳定,2018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左右,其中25-59岁主要就业群体调查失业率为4.4%,均处于较低水平。2018年CPI同比增长2.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温和。从结构调整看,近几年,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大攻坚战,在去产能、去杠杆、控债务、控地产、强环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虽然短期产生了一定阵痛和紧缩效应,但经济仍然实现了平稳增长,并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深刻理解“变”的主要内涵。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全球经贸环境、产业转移、风险特征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格局之变,体现在全球经济力量对比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正处于重构关键期。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2017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比重已达到40%,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超过50%,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也在抬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正面临理念、规则和机构等各个层面的深刻变革和重构;全球经济的变革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它与地缘政治、国际力量平衡、意识形态等都会而且并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影响力,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贸环境之变,体现在全球经济和贸易扩张步伐放缓,主要经济体之间经贸摩擦加剧。美国减税政策效应减弱,资本市场大幅调整,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倒挂,经济增长势头有所弱化,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速放缓,新兴经济体整体增长已显疲软,全球经济复苏周期似乎已经见顶回调,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
产业转移之变,体现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进入密集活跃期,产业链调整和产业转移出现新特点。前沿技术交叉融合,众多领域已处于产业化突破的临界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从根本上重塑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技术范式,这对我国参与全球分工和长期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弱,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影响扩大,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加速向东南亚等区域转移的态势,而且出现了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苗头。风险特征之变,体现在新旧风险共存叠加,风险应对的难度和复杂度有所加大。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阶段转换期,经济结构调整仍在持续,新旧动力转换仍在进行,旧的风险仍未排除,新的风险特别是跨市场、跨部门、跨地域风险逐步凸显,在总需求趋弱的情况下,协调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关系难度加大。
充分重视“忧”的潜在影响。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产生了新问题新挑战,增量问题与存量问题并存,长期问题与短期问题交织,特别是在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应对世界经济治理体系变化的过程中,有的问题和困难我们遇到过,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更多的问题前所未见,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更加重了市场和公众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担忧”。具体而言,主要是担心中美经贸摩擦改变我国发展进程,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中我国被边缘化;担心实体经济困难,企业效益下降,就业压力加大,国内需求不足;担心国家政策的协调配合和落实效果难到位,市场微观主体活力难以释放;担心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升级步伐受阻。这些“忧”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和必须闯过的关口。
理解当前经济形势,要辩证看待内外关系、供需关系、长短关系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上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看法,有的甚至忧虑,在国内外压力的双重挤压下,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还存不存在,经济中高速平稳增长的局面还能不能保持,如何稳定和增强广大群众和企业的信心?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认识论的问题。今年第一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对新时代做好各项工作的指导意义。我们党一向重视哲学思辨,强调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我个人认为,要正确认识当前形势,至少要辩证看待内外关系、供需关系、长短关系这样三对重要关系。
把握好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抓住全球化的机遇果断实施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是因为我们党洞察全局,正确判断国际形势,改革开放才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近几年来,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需要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作出正确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观大势、谋大事”,如果从长期历史趋势看,就会发现,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仍然处在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并没有改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战略机遇期主要体现在,全球化处于上升周期,我国顺势而为、对外开放,抓住了西方产业升级、产能输出的机遇,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融泡沫、收入分配恶化、生产率增长放缓等问题削弱了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同时,新一轮产业革命也在孕育和兴起,全球新型治理体系正在重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我国能够进一步发挥好我们的制度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勇于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真正办好自己的事,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并继续以开放促改革,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新型全球化秩序塑造,我们就一定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把握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近年来,我国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了积极显著的成效。当前,存在这样的观点,认为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的压力也很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是要缓一缓了。对这种观点,我们要正确看待。供给和需求是对立统一的,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在供需矛盾中,矛盾的重点是供给侧。这几年来,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始终平稳保持6.5%以上的经济增长,一个关键就是因为坚决实施了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不搞这些改革,不触动供给侧,不提高创新能力,不化解金融债务等领域的泡沫风险,不下决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而是简单地刺激需求,“水多加面、面多加水”,那么今天的经济会是什么局面,我们还会有这样的信心和底气参与全球竞争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需要一个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企业感觉到压力,正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同时也要看到,供给和需求对立统一,不能割裂。凯恩斯主义单纯强调刺激需求,而不触动生产关系,容易导致大水漫灌;供给学派过度强调改善供给,而忽视培育需求,容易导致供求失衡,放大波动。我们在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要搞好需求管理。因为如果整体需求不足、经济失速,那么即使是新兴、优质的企业也会受到影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需求潜力正在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这是一个在动态中不断达成新平衡的良性发展过程。
把握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古人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当前,我国外部发展环境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外部需求紧缩,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客观上对某些产业也有紧缩效应。面对这种情况,是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实实在在实现可持续增长?还是为了保护短期的利益,给长期增长积累风险?我们应该树立长远和全局视角,把着眼长远作为根本,不能因为缓解短期矛盾而损害长期增长的基础,只要有利于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哪怕短期增长速度放慢一点,也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不能为了短期过得舒服一些,增长数据漂亮一点,而让长期增长付出巨大代价。这方面,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是有严重教训的。西方国家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经济危机的苗头,但就是因为没有下决心解决结构性问题,而是通过信贷扩张、债务扩张等途径,缓解暂时的压力,虽然短期内增长得到了持续,但积累的矛盾最终诱发了国际金融危机。所以,要把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在首位。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增速也不能过低,若持续明显低于潜在增速,对改善经济增长质量也不利,也会产生另一类风险。对我国来说,只要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条件和空间解决结构性矛盾。解决问题必须紧紧扭住主要矛盾,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中央部署的三大攻坚战,就充分体现了长短结合的思路。三大攻坚战的完成,必将为中国经济增长轻装上阵开辟新的前景。对企业来说,也应该顺应这一变化,利用这个机会,苦练内功而不埋怨泄气,度过寒冬,积极迎接新的春天。
落实三大政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结构性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这个判断符合当前我国实际情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继续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提出了“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去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展开。至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低端无效产能有所削减,房地产库存明显化解,宏观杠杆率逐步趋稳,企业经营成本有所下降,补短板取得积极进展。
新形势下需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我国供需失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供需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在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而且,随着外部环境趋紧和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市场微观活力不足、供给体系质量偏低、体制机制约束等问题凸显,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提出了新要求。首先,市场微观主体创新活力不足,供给质量提升较慢。需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强调公平竞争,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发展更多优质企业,把市场微观主体的活力释放出来。其次,传统优势正在逐渐弱化,新的竞争优势尚未有效形成,产业链安全面临挑战。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摩擦,使得我国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进一步暴露,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安全受到威胁,迫切需要加快优化提升,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形成发展新动能。再次,要素流通尚存障碍,国内外统一市场建设仍有巨大空间。需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此外,“三去一降一补”成果也需要巩固,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因此,中央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这八字方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管总的要求,必须全面认真贯彻落实。
2019年,我们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实施好宏观政策、结构性政策、社会政策,努力实现整体优化效果的最大值。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整,稳定总需求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努力破解“宽货币、紧信用”的困局。结构性政策主要是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坚持向改革要动力,深化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土地、市场准入、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推进产业政策由差异性、选择性向普惠性、功能性转换,创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着力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加快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确保守住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热点问题,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伟;来源:北京日报)
要情文摘
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将进一步落实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日前到财政部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减税降费和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点工作。
【问题】2018年,中国经济在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时稳中求进,积极财政政策功不可没。这一年,财政政策总体扩张,大力推行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年减税降费规模达到1.3万亿元。增值税17%和11%的两档税率各下降1个百分点,留抵退税大大减轻相关企业的负担。企业所得税减半征税范围大幅度扩大,50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一次性计提折旧等政策,也减轻了企业税负。个人所得税法修正,免征额提高与新税率表提前在10月1日启用,减轻居民负担。财政支出力度适当,财政赤字率2.6%,保证了财政政策总体扩张的力度。在促进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的同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支持了改革和发展,在推动三大攻坚战上取得明显成效。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面对问题,我们只能积极应对。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今天,宏观经济调控难度明显加大。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必须注意防止顺周期问题的出现。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积极财政政策与财税改革应该相互协调,宜推动与积极财政政策方向一致的改革措施。积极财政政策效果要好,就必须注意政策力度的适当性与着力点的相应调整。201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对策】韩正强调,做好财政工作要立足全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重细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政策实施中体现精准;要重落实,大力加强调查研究,确保政策管用、能够落地;要重成效,坚持以结果为导向解决突出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韩正表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要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完善税制结构,有利于服务当前宏观政策导向,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要着眼于完善基础性制度,推进企业社保降费,实施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要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科学合理制定政策措施,强化政策普惠性,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要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测,对重大隐患要跟踪分析,及时预警,完善预案。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继续支持打好脱贫攻坚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要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
“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制定涉企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必须听取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使政府决策更符合实际和民意;决定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在全国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问题】企业、公民参与政策的制定有助于政策制定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有助于增强政策与需求之间的相互适应性,有助于企业、公民接受政府制定的政策,有助于企业、公民帮助政府组织推行政策的实施。只有重视企业、公民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才能减少政策的失误,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并有效落实。同时,尽管中央到地方的实践表明,“放管服”改革已经取得超出预期的进展与成效,显示了这一改革在激发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增进民生福祉、实现经济稳中向好和多维度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的现实效果。但同时,在改革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仍存在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比如:如何在国务院政府部门下放或取消行政审批权力基础上,依法分类清理和梳理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权力清单,完善权责清单制度;解决上下级政府在行政审批权力上的衔接问题;解决审批的不联动与重复性问题等。
【对策】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制定实施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要把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贯穿全程,这是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在制定前,要主动及时了解企业所急所需所盼,努力使拟制定的法规政策更有针对性。在制定过程中,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要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或听取有代表性企业的意见,意见采纳情况要及时公布或反馈。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设置缓冲期,为企业执行留有必要的准备时间。通过提高法规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公开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更有利于公正有效实施。要加强对法规政策实施的后评估工作,该调整的适时调整,不断提高政府决策质量和水平。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部署,立足更多向市场放权、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会议决定:
一是聚焦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再取消企业名称预先核准、一些产品注册初审等25项行政许可事项,将一些职业的执业注册等6项许可权限下放至省级或以下政府部门。既简化程序、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也有利于把政府监管更多聚焦安全等重要方面。二是在试点基础上向全国推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按照统一规范的要求,对每个审批阶段实行一个部门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推行告知承诺、区域评估和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等制度,实现“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上半年在全国做到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一半,减至120个工作日以内。
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将有改善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缓解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政策背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减税降费、定向降准、监管考核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改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有效发挥国家和地方融资担保基金的政策功能作用,引导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更好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财政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共同起草了《指导意见》,并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政策目标:《指导意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我国融资担保行业存在的偏离担保主业、聚焦支小支农不够、担保费率偏高等问题,以规范国家和地方融资担保基金运作为切入点,明确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应当坚持准公共定位,弥补市场不足,为缺信息、缺信用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提供增信,着力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甚至融不到资的问题。
政策亮点:一是回归担保主业。明确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运作的“四个不得”,即不得偏离主业盲目扩大业务范围,不得为政府债券发行提供担保,不得为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提供增信,不得向非融资担保机构进行股权投资。已开展政府债券发行和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担保业务的机构,要主动剥离,做好清产核资。
二是聚焦支小支农。要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严格控制闲置资金运作规模和风险,压缩大中型企业担保业务,逐步将支小支农担保业务占比提高到80%以上,重点支持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
三是切实降费让利。明确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在可持续经营前提下,保持较低费率水平。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业务收费原则上不高于省级担保再担保机构,其中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上的,收费不高于承担风险责任的0.5%,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收费不高于承担风险责任的0.3%,引导合作机构逐步将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切实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综合融资成本。
政策影响:《指导意见》的出台,有助于引导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回归担保主业、降低费率水平、加大支小支农担保供给,带动更多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三农”和创业创新,对于提振民营和小微企业信心,做好当前的“六稳”工作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政策配套:一是发挥财税金融政策协同效应。落实差异化监管要求,合理确定担保贷款风险权重,适当提高对担保代偿损失的监管容忍度。优化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提高支小支农业务考核权重,降低或取消利润考核要求,落实尽职免责制度,激发银行和担保机构支小支农的内生动力。二是加快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加快培育省级担保再担保龙头机构,加快发展市、县两级融资担保机构,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内机构的上下联动和资源共享,逐步统一业务标准、规范业务运作、提升机构能力。三是落实主体责任。地方政府要落实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属地管理责任和出资人职责,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防控区域金融风险,改善金融发展环境。财政部要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等部门,统筹协调,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跟踪分析,重大事项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近日,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市场监管领域全覆盖,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意见》(国发〔2019〕5号)。
《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监管效能,减轻企业负担,强化信用支持。在市场监管领域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意见》提出,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坚持全面覆盖、规范透明、问题导向、协同推进,增强市场主体信用意识和自我约束力,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切实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到2019年底,市场监管部门完成双随机抽查全流程整合。到2020年底,实现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在市场监管领域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力争三到五年内,市场监管领域新型监管机制更加完善,实现综合监管、智慧监管。
《意见》明确了七项重点任务。一是统筹建设监管工作平台。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建设本辖区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为抽查检查、结果集中统一公示和综合运用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实行抽查事项清单管理。各有关部门要建立本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统筹建立本辖区统一的市场监管领域随机抽查事项清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应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和工作实际情况等进行动态调整。三是建立健全随机抽查的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根据检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变动情况,实行动态管理,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四是统筹制定抽查计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科学确定部门联合抽查的事项和发起、参与部门,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五是科学实施抽查检查。通过公开、公正的方式从检查对象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鼓励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问题发现能力,实现全过程留痕。六是强化抽查检查结果公示运用。对抽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加大惩处力度,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七是做好个案处理和专项检查工作。对通过投诉举报、转办交办、数据监测等发现的违法违规个案线索,要立即实施检查、处置。
《意见》还从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落实、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结合实际大胆探索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新模式,加快形成政府公正监管、企业诚信自律、社会公众监督的良好氛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出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若干意见》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党中央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若干意见》提出,一要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主攻深度贫困地区,瞄准制约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重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逐项明确责任,对账销号。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注重发展长效扶贫产业,着力解决产销脱节、风险保障不足等问题,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直接受益水平。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攻坚期内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后,相关扶贫政策保持稳定,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二要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粮食产量,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科学确定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健全保障体系,提高国内安全保障能力。
三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强化乡村规划引领,加强农村建房许可管理。四要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支持乡村创新创业,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支撑服务平台,完善乡村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
五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指导各地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的具体办法,确保政策衔接平稳过渡。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期完成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快构建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六要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党在农村的思想阵地。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杜绝“村霸”等黑恶势力对基层政权的侵蚀。
七要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发挥村级各类组织作用,理清村级各类组织功能定位,实现各类基层组织按需设置、按职履责、有人办事、有章理事。强化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八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立“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机制,落实关爱激励政策。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让农民更多参与并从中获益。
内部报告
煤炭阶段性供求失衡或将困扰产业发展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中矿(北京)中国煤炭产业经济景气指数研究报告》指出,煤炭产业2018年景气度较上年明显趋弱,2019年仍压力较大,缓慢下行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有可能出现阶段性供求失衡。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表示,煤炭产业应稳定供给,构建相对平衡和均态的市场格局,稳定煤价;同时要不断提升克服困难与化解风险的能力。
景气度稳中有变
当前,煤炭业总体运行平稳。据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监测,在上年三四季度出现较大幅度下跌背景下,2018年一季度煤炭产业景气度反弹至98.06,而后逐季下落,全年景气度为97.68。
“从2018年全年走势看,煤炭产业景气度有变弱趋势,但降幅有收敛迹象。”岳福斌说,在十大指标中,四季度末同比上升的有5个,分别是煤炭产量、进口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投资;出口、库存、价格、应收款和用工数5个指标同比下降。
具体来看,2018年煤炭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2660.3亿元,同比增加5.5%,增速较上年同期收窄2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88.2亿元,同比增长5.2%,较上年同期增速(290.5%)大幅度回落。上年同期利润增幅大,主要由于同比基数低所致。
此外,2018年煤炭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804.63亿元,同比增长5.9%,较上年同期增幅扩大18.2个百分点,显示出市场信心有所恢复,投资意愿增强。
成绩来之不易
据了解,我国已累计化解过剩煤炭产能近7亿吨,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在以债转股为主要手段的去杠杆过程中,企业资产负债率不断攀升势头得到遏制;以降低政策性成本为重点的降成本措施,有效缓解了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的矛盾;以解决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转型升级迟缓问题的多项补短板措施也正在全面推进。
“如果没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整个煤炭产业需求疲软、有效需求没有跟上来的情况下,煤炭产业实现相对平稳的业态是绝不可能的。”岳福斌说。
下游行业需求相对稳定,也为煤炭产业平稳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数据显示,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为684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创2012年以来增速新高。
同时,钢铁产业运行稳中向好。全国粗钢产量首破9亿吨,达92826万吨,同比增长6.6%,是2015年钢铁产业步入低谷以来的最快增速;钢材产量突破11亿吨,同比增长8.5%。
此外,水泥价格一路上扬,2018年全国均价达458元/吨,较2017年上涨100元/吨,带动水泥产业整体走势不错。全国水泥产量达21.7亿吨,同比增长3.0%。
在内部因素方面,煤炭企业逐渐由高速增长的规模速度型向高质量发展的质量效益型转变。企业主动放弃价格战思维,朝精细化管理方向迈进,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主动调整产量,稳定煤炭价格,加强内控管理,降本提效,对标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增速放缓条件下的稳定运行,效益同比增幅超过了产量增幅。
应对下行压力
报告预测,2019年煤炭产业下行压力较大,短期内难以改变景气度缓慢下行趋势;从已经和正在发生的诸多变化看,若调控不力,供求平衡局面有可能被阶段性打破,煤炭市场价格下行的可能性较大。
岳福斌表示,2019年我国煤炭市场需求增量有限。作为煤炭产业最大消费户的火电产业对煤炭的需求可能减少;钢材出口或将继续回落;在“房住不炒”政策背景下,房地产业仍将处于调整之中,建材市场继续低迷。
此外,煤炭占能源总消费比重下降也是大势所趋。据预测,2019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14.6%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8.3%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8.5%左右。
不过,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入,政府逆周期调控政策陆续出台,经济新动能陆续释放,煤炭业景气度有望温和向好。综合来看,2019年煤炭产业既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也不会出现2016年下半年那种“煤超疯”式行情。
“总的来看,2019年我国煤炭产业景气度有望呈现缓慢下行、温和调整、先抑后扬、相对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岳福斌说。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煤炭产业发展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
比如,随着产能置换推进和新建先进矿井陆续投产,新产能过剩问题有可能生成,如市场有效需求不能同步跟上,煤炭市场价格有下跌的苗头,企业盈利水平会下降,自我积累能力会进一步减弱,正在推动的“去杠杆”还没完全落地,又不得不再去融资“增杠杆”;在资本市场不给力,融资难、融资贵的环境下,纾解资本金供给不足之困惑,将成为煤炭产业下一步发展面对的困局。煤炭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岳福斌建议,煤炭产业应密切关注国内外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根据能源结构性和市场信号变化,调控产能释放,稳定煤炭供给,构建相对平衡和均态的市场格局,以实现煤炭价格相对稳定;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落后产能要坚决出清,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要坚决退出市场,同时要保护发展先进产能,产能市场化减量置换值得推广,应给予政策支持,但要防止形成新过剩产能;通过科技创新、组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产业克服困难、应对挑战的韧性和化解风险能力,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煤炭产业新业态。
(来源:经济日报)
快递智能终端竞速难掩发展阵痛
无人车、无人机、快递塔、智能柜、快递超市……随着物流末端越来越多元化和智能化,物流配送速度和效率也大大提高。不过,快递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之下,诸如上门服务质量“缩水”、盈利模式不明朗等诸多行业阵痛也逐渐显现。随着快递智能终端的进一步完善,总体上将带动快递服务水平向上发展,但是市场整体规划、业务备案监管、服务质量标准等仍待进一步明晰。
物流终端竞争愈演愈烈
受电商行业需求带动,市场对配送、仓储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物流行业正在从传统人工操作时代逐渐跨越至智能管控时代。自动化、无人化应用逐渐从前端的分拣、运输环节延伸到末端配送环节。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报告,预计2019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达到32.9万亿元,同比增长16.2%,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有望达到38.2万亿元。
新物流环境下,末端模式需要更加多元化和智能化,物流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其末端模式,同时考虑时效和成本、多元化末端网点的功能和形式,并通过科技化的手段来逐步升级运作和管理模式,以求在市场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事实上,整个物流市场在末端环节的竞争已经愈演愈烈。据埃森哲战略咨询公司分析,从时效性看,各家快递公司不断提速,一些快递公司将实现全国24小时必达。未来的物流末端网络是时效型的网络,物流企业需要从末端的各个环节着手,不断优化效率,提升收派时效。从科技能力看,各家公司争相开发物流配送新技术,比如,菜鸟推出“无人车/无人机/快递塔/智能柜”组合的末端完整解决方案。
从市场竞争态势看,目前进入智能快递柜市场的至少有三类企业,第一类是快递公司建的智能柜,中邮速递易和丰巢为代表的快递系企业逐渐成为行业中的龙头企业;第二类是电商企业自建的智能柜,代表主要为京东、苏宁易购的自提柜业务;第三类是第三方快递柜运营管理公司,代表性企业为江苏云贵、上海富友、日日顺等,第三方平台品牌众多,主要发力细分市场和局部市场。
“快递公司、电商、第三方服务等进入该业务领域的驱动力不同,例如快递公司是为强化末端控制力,电商为了增加服务多样性,第三方的目的则更多样,有些甚至是为了发展新型地产。”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剑波认为。
政府对加强物流终端服务已有不少部署。2018年5月起正式实施的《快递暂行条例》鼓励企业共享末端服务设施。地方上也是不少动作。近日,河南省出台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意见提出,2020年年底前,全省建设1000个校园快递综合服务站、2000个乡镇快递综合服务站、10000组智能快件箱。
以智能快递柜为例,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主要企业投入运营智能快件箱27.2万组,新增近7万组,箱递率为8.6%,同比提高1.6个百分比,未来还有不少增长空间。
快递服务“缩水”广受诟病
事实上,智能快递柜、小黄筒、智能信报箱等物流末端提供的24小时自助服务解决了不少快递痛点。艾瑞咨询报告指出,快递行业引入数字智能服务终端后,快递员可以根据快件数量、配送地点等信息计算平均配送时间、取件时间、有效在途时间等因素,减少快递员的时间成本。还能提高配送效率,增加快递员管辖地域范围。另外,快递员配送效率的提升、揽件数量的增加无疑也可增加快递员的收入水平。
不过与之相伴而生的,还有快递服务“缩水”被广受诟病。“快递不经通知被签收”“明明家里有人却非得去快递柜取货”“有时忘了取快递包裹就被‘冷冻’了”“方便了快递员却麻烦了客户”。此外,除了期待快递到家无法满足,商品丢失或者破损更是无处追责。
也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在一些快递驿站,“外包装完好内部破损是卖家的责任”“外包装破损是运输责任”。
巨大的包裹数量面前,快递末端配送压力巨大,不得不以牺牲部分服务体验而赢得效率。目前快递行业竞争激烈,单票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企业还要严格把控成本,预计短期内这种局面较难得到改善。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方玺认为,末端网点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配送效率,消费者也在逐渐适应更多元化的配送形式。未来消费者可以在寄件过程中明确配送方式,在订单中标注是否可接受代收服务。而快递员应遵守行业规范,电话确认收件人是否方便亲自接收。未来,要逐步提高快递电话通知率并完善收费模式和标准。
此外,包括智能快递柜在内的末端如何盈利,仍是快递柜企业现阶段最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券商研报,目前国内一个智能快递柜造价约为1.8万元-6万元,还有快递柜的安装成本、线路改造和后期维护等费用,加之场地租金水涨船高,累加的成本已是快递柜企业难堪之重。有业内人士坦言,智能快递柜品牌商家竞争“靠补贴抢市场”的竞争乱象愈演愈烈。一些智能柜创业企业初期投入出现的资金窟窿,也难以在运营中找到良好盈利模式去填补。
普及和规范将并驾齐驱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指数研究室主任刘江指出,随着一线城市治理(专项整治、交通限制等)和投递成本的直线上升,快递企业间、快递企业与邮政企业间、快递企业与专业第三方之间加强业务合作,部分企业、部分网点承担起该区域所有快件配送任务,快递公共投递站、快递超市、智能快件箱、智能信报箱等多种共同配送形式将逐步推广。
“此外,随着快递下乡推进,部分乡镇业务不能支撑所有快递企业开展活动,共同配送将成为常态。现在,全国多地已经建成快递公共服务站超过7万个,江苏、河南等部分区域实现快递共同配送,预计2019年共同配送将全面推广。专业化分工重效率、同业或异业合作重互补和聚集合作经营重综效等将成为未来共同配送发展的三大方向。”刘江说。
此外,更好规范末端行业、维护快递市场秩序也被列入重要议程。2018年2月,国办一号文《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确定末端配送两种模式其中之一就是智能快件箱,定义为公共基础设施;5月份开始国家邮政局发起全网末驿站网点的备案要求;11月26日,交通运输部起草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第二十条中强调,“智能快件箱使用企业在使用智能快件箱时,应该征得收件人同意。”
赵剑波认为,未来要进一步推进社区规划,尽量明确公共服务的排他原则,尤其智能快递柜多是设置在人口稠密的社区,城市管理部门应采用备案制的方式避免市场混乱和恶性竞争现象出现。此外,还要确立行业规范。智能快递柜行业从业者需要逐步探索出代管、租赁、维护、分成等各个环节的利益分享机制,维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来源:经济参考报)
政策借鉴
辽宁全面落实“三个推进”奋力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进干部作风转变”。正当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2017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宁代表团参加审议,明确提出“三个推进”的要求,为辽宁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不竭动力。两年来,辽宁将“三个推进”作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金钥匙,调结构、抓改革、转作风。2018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全省经济走出了最困难时期,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扛最重的担子,勇于断腕求发展
“我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三个推进’重要指示时,心中豁然开朗,这就是企业的希望。”全国人大代表、本钢集团董事长陈继壮回忆起两年前的场景依然激动不已,他说,钢铁行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本钢是老国企、大国企,总书记关于“三个推进”的指示就是一把金钥匙,指引本钢扛起改革发展的重担。曾经,钢材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让带领几万人的陈继壮压力巨大,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招妙棋使满盘皆活。过去几年,本钢先后扒掉十座落后的小高炉,去除落后产能,而国家坚决清理“地条钢”也让国企的质量优势凸显。陈继壮说,从2017年开始,本钢扭亏为盈,涨了几次工资的一线工人干劲十足。
刘宏亮博士是本钢集团引进的顶尖创新人才,他带领团队研发的超高强热冲压钢,其强度和延展性都大幅优于国际钢铁巨头,优质产品已在北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上批量应用。刘宏亮说:“科技创新是企业拥有持续竞争力的保证,两年来,本钢已有24项新产品问世。”目前本钢集团高端板材的供货范围实现了国内知名家电厂家和自主汽车品牌的全覆盖,还包括奔驰、宝马、雷诺等近七成合资汽车厂。
两年来,辽宁省坚决执行钢铁、煤炭等领域去产能目标,全省30万吨以下小煤矿全部关停。同时,全省各级政府又想方设法发展接续产业。阜新市河西镇曾盛产煤炭,最多时有13家煤矿,如今,河西的煤矿数量已归零。为了让挖煤的工人有接续生计,河西镇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镇7个行政村个个有特色农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啃最硬的骨头,越是艰难越向前
解决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厂办大集体改革等历史遗留问题,实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破除“铁交椅”“大锅饭”——处在滚石上山阶段的辽宁,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难题都是最硬的骨头。
辽宁省国资委主任李伟说,按照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辽宁正进一步解放思想,摒弃“等靠要”,勇于“闯干拼”,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干劲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辽宁振兴的“龙头”和主力军。厂办大集体改革涉及几十万群众切身利益,是国企改革发展必须越过的一道坎,但因改革成本巨大,一再被搁置。2018年,辽宁省坚决启动改革。目前,企业性质界定、改革资产处置、职工身份认定、职工安置等方案都已出台。
辽宁敢于先行先试,率先启动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革,全省成立了12家省级企业集团和上百家市级企业集团,新的体制机制让这些之前手捧“金饭碗”却“讨饭吃”的单位到市场经济的海洋里一试身手。辽宁省交投集团成立后,经清产核资,资产大幅升值,由1800多亿元增加到2400多亿元,引来众多金融机构和战略投资者寻求合作。
想最难的群众,连紧党心和民心
2017年全国两会后,为将推进干部作风转变的要求落到实处,辽阳市开展了党员联系群众活动,全市6.5万名党员和全部49万户家庭精准对接,每名普通党员联系5户家庭。辽阳市委书记王凤波说:“干部作风是在和群众坐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过程中转变的。李健扎进贫困户家,帮孙大娘补办残疾证每月多得了125元,把党心和民心紧紧连到了一起。”
两年来,辽宁省围绕着群众最需要、企业最企盼的事项,出台多项举措,让党员干部在基层锤炼作风。2018年初,辽宁省委从省市机关遴选1.2万名干部到乡镇村屯挂职三年,助力乡村振兴。
“党中央对东北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2017年两次在全国两会时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去年金秋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又深入东北大地考察,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总经理白雪峰说:“这是为东北振兴发展掌舵领航,把脉定向,我们一定要将总书记的殷殷期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奋力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