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聚焦各县

永济市东坦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有斌: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聚焦各县

宽阔的村级活动中心、崭新的乡村医疗室、整洁的乡村巷道、古香古色的村史馆,全村人均收入一年一个新台阶,一举突破1.3万元……

看着村里这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永济市虞乡镇东坦朝村村民们感慨万千。这个山脚小村,短短几年时间,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攀高,村民们说:“多亏了咱的领头人——王有斌!”

舍小家·为大家

1994年,王有斌这个土生土长的村里娃去太原创业。经过多年打拼后,他的生意遍及海南、山东等地,事业小有成就。其间,他在全国各地经常出差,看到很多农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老家的旧貌依然、村民贫困依旧:道路坑坑洼洼、村民用水吃水困难、集体经济为零,村民怨声叹气,被“穷”字压得喘不过气来。经过深思熟虑,王有斌痛下决心:返乡。2014年,他不顾家人的埋怨和反对,毅然放弃在太原蒸蒸日上的建材生意,举家返乡。最终,王有斌走上了东坦朝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成了全村的领路人。

上任后,王有斌逐户走访征求意见,整理出村民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逐个解决:从强化基础设施入手,通过各项民生实事的落实,不断凝聚民心服务发展。他多方筹资,资金短缺自己垫付,先后投资60万余元建成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投资15万元铺设饮水主管道2000余米、支管道1万余米,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16.5万元安装55盏太阳能路灯,投资200万余元建成了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五老峰农家庄园,投资25万元率先建成了农耕文化村史馆;投资1800万元建成了仁德敬老院,让200余名老年人入住安享晚年;投资150万元,完成了村级文化礼堂、文化长廊、巷道硬化、亮化等基础工程,各项硬件设施更趋完善。

他还坚持从改善发展环境入手,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紧密结合,通过修整残垣断壁、整治空院落、巷道拓宽硬化、建立环境卫生长效机制等措施,使得村庄面貌明显改善,村民幸福指数持续提升,曾经的承诺变成了现实。村民们说:“有斌舍小家为大家,是真正带着咱奔致富路呢!”

强堡垒·壮集体

村民收入增加了,但集体经济却依然薄弱。如何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大做强集体经济?

面对这一难题,王有斌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大胆决策,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首届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和组股份经济合作社先后成立。在此基础上,他借助全市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依托区位优势,带头成立东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集体入股”的方式,建成山西东峰柿子原生态文化产业园区,让集体经济有了长足持续的发展。同时,还免费为村民发放优质树苗两万余株,做到为集体所想、为村民所想。公司成立以后,他通过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对柿子进行深加工,生产柿子酒、柿子醋、柿饼;他经常到其他公司学习先进的经验和生产技术,扑下身子做研究,让以前只卖商品柿子带来的收益扩大了几倍,不仅解决了部分农村富余劳力的就业问题,而且还带动了更多村民创业。

随着近几年“旅游+农村+文化”的兴起,王有斌抓住该村紧邻五老峰景区的机遇,他个人出资200万余元建成了集餐饮、会议、疗养等功能于一体的五老峰庄园,可同时容纳400人就餐。如今,每到旅游旺季,每天接待旅客达200人次,把村里的柿子、红薯等农产品也变成了旅客的桌上餐,为3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了村里相关产业的发展。

倡文明·树新风

提起“东峰慈善基金会”,东坦朝村村民无人不知。针对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实际,为彻底解决留守老人和留守孩子的日常生活问题,王有斌带头成立了东峰慈善基金会,通过村民募捐为村里的老年人发放生活用品,为老年活动中心购买文娱设施,帮助困难村民等,在村里凝聚起了一股孝老爱亲、扶贫济困的正能量。

走出历史舞台的各式农具、著有村史故事的古书、记录时代发展的布证粮票和老照片……走进东坦朝村的村史馆,逝去的岁月宛如昨天展现在村民眼前。村民们说:“通过村史,可以让我们触摸这片生养自己土地的前世今生。”

王有斌说:“只有留住记忆、留住乡愁,才能增加村民们的自豪感,才能从根子上树立起文明乡风。”

在乡村综合治理中,他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注重传承发展新“枫桥经验”,积极践行永济市“五四基层治理模式”;坚持以德治村、以文育人,采取党员干部分组包巷的办法,及时梳理洞察问题,主动上门解决问题,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基础设施,按照“五个起来”的要求,村子率先实现了天眼、广播、制度等平安法治建设全覆盖,各项硬件、软件条件的完善,为实现安全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深挖优秀文化,引领文明新风。王有斌在节日期间组织老人开展文化娱乐和节日慰问等,通过开展善行义举评选、“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在全村形成了一股崇德向善、孝老爱亲的浓厚氛围,全面激发了根植于群众心灵深处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为推进乡村振兴积蓄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卫明珠 王 超)

  • [编辑:张萍]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