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今日头条

【寻找共和国同龄人】杨启鳌:一泓清水 一代引黄人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今日头条

编者按:为迎接新中国70华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全面展示70年来山西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根据中宣部组织开展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要求,和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委网信办宣传计划,由山西省委网信办指导,黄河新闻网将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寻找共和国同龄人主题宣传报道活动。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寻找70位共和国的同龄人。通过讲述他们70年来个人经历、难忘记忆等内容,来反映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书写人生之美、抒发家国情怀。

杨启鳌在翻阅书籍

杨启鳌,出生于1949年,临猗县庙上乡吉令村人,1976年被推荐到运城地区尊村引黄工程总指挥部工作。从此,他把整个年华奉献给了尊村引黄水利事业。

咸水之苦

“我是喝着吉令水长大的,但吉令的水并不是好水,它是咸水,苦得很。”杨启鳌说。过去生产力低下,打井工具落后,只能打两丈多深的浅井,吉令的井水矿化度很高,含氟量严重超标,喝到嘴里咸的发苦,牙齿发黄、腰痛、腿痛、胳膊硬等是村里老百姓的通病,但大多数人生病了,却仍不知个中原由。

农村的提水工具很简陋,一个轱辘,一个三脚架。幼时,杨启鳌经常随母亲去井中取水,瘦弱的母亲没有办法像男人一样潇洒的把空桶直接放到井底,她只能先倒转轱辘,然后小心翼翼地一圈一圈往下放井绳,再慢慢往上绞。往往打一桶水,累得满头大汗,然后再一手牵着他,一手提多半桶水往家走。讲到这里,杨启鳌眼眶慢慢泛红,他始终忘不了那个吃水艰难的年代。

吉令村的地,是临猗县有名的八大滩之一,咸水浇地使得土地盐碱化日益严重,菜地三年一换,换后三年不长庄稼。“天旱是琉璃,一锄一个磁瓦片;雨涝是泥泥,一锄一个油灯盏”这是当时吉令村农耕时最真实的写照。咸水、干旱在幼时的杨启鳌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进引黄局就是引黄人

1976年,杨启鳌进入运城地区尊村引黄工程总指挥部工作,从此开始他长达三十三年的引黄工作。

时至今日,他仍记得刚开始工作的情景:有一次下着瓢泼大雨,需要去检查总干渠行水、用水、供水等工作。他和同事穿着雨衣、雨靴,顶风冒雨、踏着泥泞的道路沿渠步行检查,每到一个闸口,他们都要细致地检查渠道行水,不知不觉间抵达目的地时,才发现已经步行了三十多公里路,双脚心早已打起了血水泡。

三十多年间,他为引黄灌溉跑遍了千村万田,为开发用水市场说尽了千言万语,为护渠道顺利行水费尽了千辛万苦,为保渠道安全输水排除了千难万险,让曾经易涝易渍的低产田变成了现在旱涝保收的良田。“引黄工作很苦,但是想到自己能为农民办一些实事,我心里觉得是甜的。”杨启鳌说。

在1977年开机上水试行时,进水闸口突发险情,黄河水淹没了全部机坑。说时迟,那时快,四十余名工作人员急忙下水抢险,经过5个多小时的奋战,设备全部打捞至安全地带。这时,才发现他们在水中被流道隔墙两侧裸露的钢筋划破了胳膊,刮伤了腿和全身,水面漂起了一层鲜红的血迹。“虽然很多人受伤了,但是他们却保住了一级站成功的试车上水,为后期的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尊村引黄工程是山西省以黄河为水源的集防汛、排涝、灌溉、供水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受益范围涉及永济、临猗、盐湖、夏县、闻喜五县38个乡59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20万人。从1978年开机上水至2017年底,累计提水31亿m³,灌溉农田2500余万亩次,彻底改变了四县“十年九旱”的面貌,确保了粮食安全与经济作物产量与质量,使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

1999年尊村引黄工程开始改造,现在干支斗渠基本完成了水泥防渗透改造;巡渠道路基本硬化;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实现了远程监视与数据传输实时对各站开机运行情况、分配水数据进行监控与存储。尊村引黄的管理水平上了新的台阶。

退而不休

2009年,退休后的杨启鳌,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感悟人生。热爱文学的他将写作当成自己唯一的兴趣,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其中,退休十年间,多给运城各个报社、报刊投稿,通过发表文章来传递正能量。

在《从尊村引黄看祖国变迁》一文中,他记载了自己从业三十三载的经历与感悟,“我的一生有一半的时间都是为引黄事业而奋斗,我希望在晚年可以用自己的经历为后代引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人生经验,希望他们能够在引黄事业继续奋斗,致力于让更多的人能够喝上清水而努力。”杨启鳌说。

目前,杨启鳌已经编著了《我这六十年》、《浪花集》两部作品。近期,他正在筹备出版《父母亲的晚年》这本家书,希望能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他们这一代人见证了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繁荣富强,与祖国一同经历了风风雨雨。“我为我们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接下来,我要继续发挥余热,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宣传事业中去,继续提起笔杆,希望能为社会贡献微薄之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祖国七十周年献礼” 杨启鳌说。(本网记者 张梦鸽 实习记者 杨春)

转载声明:此文章属于本网原创稿件,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

  • [编辑:张萍]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