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今日头条

【寻找共和国同龄人】李虎平:梦想当炊事员的英语老师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今日头条

编者按:为迎接祖国70华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全面展示建国70年来山西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根据中宣部组织开展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要求,和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委网信办宣传计划,由山西省委网信办指导,黄河新闻网将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寻找共和国同龄人主题宣传报道活动。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寻找70位共和国的同龄人。通过讲述他们70年来个人经历、难忘记忆等内容,来反映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书写人生之美、抒发家国情怀。

专心阅读的李老师

今年70岁的李虎平是一位退休的英语老师,1963年在解州中学学习,是该校开设英语课程的第一届学生。

保留至今的初中毕业证书

老照片

恢复高考,搭上改变命运的末班车

原本以为会一直继续做民办老师,但令他欣喜的是,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他决心必须考上大学,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命运。

1966年、1967年、1968年这三年毕业的学生被称为“老三届”。1977年要求的报考资格是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因为他是初中毕业所以无法报考。到1978年,国家放宽了政策,他立即抓住机会,成功考上运城师专。

李虎平一直说自己是幸运的,当时高考录取率仅有6.6%,而且到1979年,政策又发生了变化,已婚人士不能报考大学,当时他早已结婚,可以说他抓住了唯一的机会。“有时候真的得相信命运这回事,这可能就是上天安排好的,真的非常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不然我都不敢想象自己现在是什么样”李虎平说道。

泛黄的备课本

教书育人,辛勤耕耘

1981年,师专毕业后的李虎平被分配到运城中学任教,由此开始了他长达三十年的教师生涯。每次上课之前,他都会认真备课,细致到几点几分讲完哪个知识点,针对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回答。已经退休的他仍然保留着自己任教时的备课本,经过时间的沉淀,原本雪白的纸张早已泛黄。“这些都是我最珍贵的回忆,必须好好收藏”李虎平说道。

“当时师资力量很薄弱,教师人员极度匮乏,一个学校只有一到两位英语老师。我最忙的时候,一个人带六个班的英语课,从早讲到晚。”李虎平说,虽然教学任务繁重,但是却很充实,当老师最幸福的事就是看着学生们一天天成长进步,成为祖国栋梁。

梦想是当炊事员

“曾经我让学生猜我长大后想做什么?他们有的说教授,有的说科学家,有的说警察。我说你们都没猜对,我的梦想是做一个炊事员,他们都愣住了,感觉不可思议。”李虎平说。

难怪学生们会惊讶,在很多人眼中炊事员都不是一个光鲜的职业。但是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尤其是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很少有人能吃饱饭,挖野菜、吃树皮是最真实的写照,所以炊事员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你们没挨过饿,不知道饥饿是什么感觉”,据李虎平介绍,当时在上中学阶段,学校其他学生都外出听报告会,只留下他和几个同学做值日。到了下午开饭时间,他们立即冲向食堂,但是大师傅不给开门,原因是其他人都没回来,不能只给他们几个人开饭。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同学一屁股坐地上开始哭,因为他们实在是太饿了,太想吃饱饭了。

对李虎平来说,吃饱饭就是好日子。传授知识、教书育人是他一生的追求,因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教书育人才能让更多的人吃饱饭。现在的祖国不断发展,日益强大,人们再也不用为吃饱饭而发愁,“这是那时的我们所无法想象的。”

生在新中国,长在国旗下。他们是幸运的,迎着新中国的曙光出生,没有经历过父辈们受的压迫与苦难;他们又是不幸的,挖野菜、吃树皮、穿破洞鞋,经历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等一系列重大变故;他们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与祖国一同浮沉,和母亲一同成长。他们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

“我们这代人,已经特别知足了,我们虽然经历了祖国的困苦时代,但是也赶上了如今的好日子,比我们父辈幸福多了”李虎平说。(本网记者 张瑞斌 实习记者 张梦鸽 杨春)

转载声明:此文章属于本网原创稿件,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

  • [编辑:刘莎]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