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改革展新貌 幸福龙门人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繁华的龙门村

“不敢相信,真的不敢相信这里是农村”,初次来到龙门村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里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文化广场、剧院、公园、展览馆等现代化城市元素。一幢幢整齐划一的居民住宅楼参差错落;洒水车在干净宽敞的街道上唱歌,背景音乐飘荡在街心公园;工厂区机器轰鸣,工人们熟练操控着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夜幕降临,文化广场上准时响起音乐,人们随着节奏跳起欢快的舞步,享受这幸福的时光。

“以前的龙门村是个出了名的穷山村,‘北靠荒山南靠滩,西临黄河没有川’,这里的庄稼十种九不收,村里仅有的焦化厂因管理不当,濒临倒闭”村民介绍说。村民上访不断,干群关系紧张,村里形势极度不稳。曾经“地瘠民贫”的村庄,何以能在短短10余年内,一跃而为“河东第一村”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龙门村,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龙门南大门

发挥优势,做强经济主导产业

龙门村北依吕梁,西邻黄河,东接山西铝厂,南通侯禹高速公路,侯西铁路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炼焦历史悠久。村党委书记原贵生上任后,倾注全力管理焦化厂,吃住都在厂里,十天半月不回一次家,终于使焦化厂转亏为盈。接着使村里支柱产业由单一的煤焦向煤焦铝延伸,先后改造和新建机焦、发电、电解铝项目,使得原来的村办企业逐步发展为如今拥有煤焦、发电、铝业、建材、运输五大支柱产业的龙门科技集团,跨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除集体经济外,龙门村积极促进其他成分经济发展。村办企业鼓励村民集资入股,实现家家有股份,人人是股民,年年有分红。同时积极鼓励兴办个体创业。集体、股份制、联户、个体“四轮驱动”,给龙门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从落后到各项设施完善

自1996年以来,龙门村实施便民、服务、希望、防洪、朝阳五大工程,硬化、亮化、绿化村内巷道,改变了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修建了集修理、配件、加油、住宿、洗车为一体的大型停车场,扭转了过去车辆存放不安全、不方便、无秩序的状况;建成一流的教学大楼,配备电教化设备,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修建防洪大坝,结束了过去庄稼十种九不收的历史;兴建农村公园,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如今本村890户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共1600户全部入住楼房,水、电、暖、煤气、热水、宽带、程控电话、闭路电视实现了“八通”,龙门客栈、文化中心、展览馆、民俗馆、党建馆、图书馆一应俱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人人都是上班族,年底家家有分红”在龙门村全部得到实现。

其乐融融的原建东一家人

从娶妻难到人人抢着嫁过来

家住河津市龙门村的原建东一家人幸福美满,子女个个事业有成,孙子也活泼可爱,聪明伶俐,是全家人的快乐源泉。如今这一家人非常幸福,但在之前,儿子的婚事让他们费了不少功夫。儿子原鹏在上大学期间结识了如今的妻子,他们感情一直很稳定。毕业后,因是农村人,俩人恋情不被女方父母看好。为了转变他们的观念,原鹏让女朋友以“来山西看黄河”为由,把两位老人带来了龙门村。参观过后,他们感慨道“这哪里是一个村子呢,感觉就像是一个城市,这和我们想象中的太不一样了”,随即就同意了婚事。在女方父母临走前,原建东为两个孩子举行了简单的订婚仪式。原建东感慨道“多亏了村党委各位领导,把我们村建设的这么好,不然孩子结婚都是个问题”。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龙门村之前是远近闻名的贫穷村,没人愿意嫁到这里来过苦日子,村里很多人都娶不到老婆。但是如今的龙门村在党委书记原贵生的带领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很多周边地方的人都争着抢着想嫁来龙门村。

整齐划一的住宅楼

走进龙门村,就是龙门人

改革开放以来,村里陆续办起了洗煤厂、发电厂、水泥厂、焦化厂等企业。年轻人外出打工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趋势,但龙门村却一反常态,外出打工的人很少,很多人都选择留在村里,甚至很多外地人也慕名而来,在龙门村工作。近年来,龙门村每年都要吸纳来自周边村镇、县份以及来自陕西、甘肃、河南等地的大批农民工。

据村干部原娟珍介绍,这些外来人除了不享受年终村民集体分红外,其他优惠和福利全部享受。住宿方面,有专门修建的宿舍楼,供职工免费入住,水、电、暖、气一应俱全。在子女入托和上学方面,费用全免。在劳动保障和其他福利方面,免费为所有打工者上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每年发两套新衣服;每月提供免费餐券。对工龄十年以上的职工和教师,颁发“荣誉村民”证书,享受村民同等待遇。

村里事情村民说了算

在龙门村,人民是真正的主人。“群众同意的事就干,群众不同意就是再好的事也不能办”是龙门村党委的一条基本原则。当初决定修建新村时,有部分群众有顾虑,龙门村党委没有强行实施,而是一方面做施工准备,另一方面耐心做群众工作,最终打消了群众顾虑。

龙门村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任何事情做到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据原娟珍介绍“龙门村村委会班子基本上还是原班人马,换,是群众的权利,不换,也是群众的权利”。龙门村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向银行贷款,国家也没有给过投资,靠的都是群众自觉集资,群策群力,是龙门村的制胜法宝。

龙门村是神话故事中“鲤鱼跃龙门”的发生地,是个充满希望的地方。如今,在龙门村党委的领导下,村民集体越过了小康的大门,实现了共同富裕,村民几乎没有生活的压力。龙门村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初中都不用出村,上学费用全免,每年中考、高考达线生都发放奖学金。龙门村的老人,超过六十岁,每月都会有补贴,所有老年人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有一次集体旅游的机会。2018年年终人均分红3100元,直接分红和间接享受人均达4500余元。

在物质方面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精神文化方面也没有落下。村里有专门的演出队伍,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定期举办各项活动。年轻人工作之余,来文化中心浏览报纸、杂志,去健身房健身,练瑜伽。老年人闲来无事就一起下象棋,跳广场舞。这里的人们过上了真正意义的小康生活,悠闲惬意,令人向往,为农村人树立了幸福的标杆。(本网记者 张瑞斌 实习记者 张梦鸽)

  • [编辑:刘莎]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