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运城市常平村:农文旅融合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记者张萌)在巍峨的中条山脚下,坐落着一座魅力独具的村庄——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常平村。这里山水相拥,绘就了一幅宜人的乡村画卷;关帝家庙静立其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化作极具吸引力的文旅资源;而那和谐的乡风,更是让每一位到访之人都能体悟到乡村的质朴与温暖。

常平村宛如一颗隐匿于山水之间的璀璨明珠,在时代的浪潮里,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导向,积极探寻发展之道,在农文旅融合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已然成为乡村振兴浪潮中的杰出代表,不断擦亮“关公故里”这一金字招牌,还先后荣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运城市五面红旗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图为常平村忠义街。

近日,记者走进常平村,探寻这个古今交融的天地。关公文化在这里无处不在,它既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推动村庄发展的强劲动力。

关公文化催生多元业态

常平村作为关公的出生地和成长之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关公元素在此随处可见,恰似一颗颗耀眼的明珠,串联起丰富多样的文旅产业。

步入关帝家庙景区,仿佛走进一条时光隧道,能够倾听流传千古的关公忠义故事。每一处建筑、每一尊塑像,似乎都在默默讲述着关公的英勇与忠诚,让游客沉浸其间,感受历史的深沉厚重。徜徉在忠义街上,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扑面而来,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关公文化的韵味,与整个街区的文化氛围相得益彰。

图为常平村中的关帝圣训。

村中的忠义街以关公文化为核心,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精心塑造出包容、时尚、多元的业态分布格局,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全要素,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旅游体验。泡泡油糕、凉皮肉夹馍、醪糟茶汤……一道道美食令人垂涎三尺,在满足味蕾的同时,也让人领略到山西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那些精巧的关公文创产品更是独具匠心,将关公元素巧妙融入各类生活用品、工艺品之中,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成为游客们爱不释手的纪念品。

图为常平村中忠义街中的文创产品店。

图为常平村中忠义街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神农黑陶制作店。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它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创业,众多村民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有的经营小吃摊位,有的开设文创小店,还有的从事景区服务工作,让这条街真正成为村民们的“家门口乐园”,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重要力量。

图为常平村民宿“云兮故里”。

在常平村碑楼西侧,一座新中式建筑风格的度假村格外引人注目,宛如一颗镶嵌在乡村中的明珠,散发着独特魅力,成为常平村民宿产业发展以及旅游链条延伸的新探索与新典范。刚走进度假村,具有国潮风的卡通雕塑便让人眼前一亮,传统与现代元素在此巧妙融合,展现出别样的文化韵味。

据度假村负责人介绍,整个度假村共有 7 个院落 22 间套房,公共空间内还配备了烧烤区、草坪游乐区、KTV、台球厅、游戏机、棋牌室、酒吧、时尚影院等丰富多样的设施供游客使用。无论是家庭出游、朋友聚会,还是公司团建、康养度假,这里都能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为大家带来高品质的休闲体验。

图为常平村民宿“云兮故里”。

这座度假村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常平村的旅游住宿选择,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也为常平村的乡村振兴和文旅深度融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展示常平村魅力与活力的新窗口。

打造宜居宜游新环境

常平村深知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基石,为此狠下功夫,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优化工作。

一方面,深入推进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另一方面,着力推动绿化以及实施饮水、供电等“五大提升”工作。这些生态环境优化举措,让常平村辖区内的生态环境焕然一新,为农文旅融合筑牢了坚实基础,使游客们来到这里既能欣赏到秀美的自然风光,又能感受到舒适、整洁的乡村环境。

为了给游客提供更优的游玩体验,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促进乡村的整体发展,常平村在公共设施完善方面付出诸多努力。

在交通配套方面,新建了众多停车位,规划合理且数量充足,有效解决了游客停车难的问题,让自驾游的游客能够轻松前来游玩;公共服务设施也迎来了升级,常平村升级改造了 600 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集党建宣教、文体娱乐、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这里成为村民开展文化活动、办理便民事务的好去处,也成为展示常平村形象的重要窗口。此外,还聚焦水、电、路、网、气、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改造,以及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等文旅配套设施优化升级。

这些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提高了游客游玩的便利性,让游客们能够在常平村尽情享受惬意时光,也让村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美好,有力地推动了常平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进程,助力乡村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迈进。

精神与荷包都“富”了起来

常平村通过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让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实实在在地让村民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红利。并且随着农文旅融合发展在常平村的不断深入,村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过去,村民们大多守着自家的土地,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或是从事一些简单的手工业,生活相对单调,与外界接触有限。然而,如今村里休闲农业、文旅、康养等乡村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带动了周边众多村民就业创业,许多村民在这里经营小吃摊、开设文创小店,或者从事景区服务工作,在家门口就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图为常平村的日间照料中心。

在思想观念方面,村民们也从传统的务农思维逐步向现代化、多元化的经营理念转变。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旅游相关产业中,学习新的技能和服务理念,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而且,村里通过用“忠义文化”浸润民心,让村民们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思想观念也与时俱进,更加注重文明和谐、团结互助,释放出了更大的创造力和能动性,积极为乡村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共同营造出了一个既充满现代活力又富有文化底蕴的乡村生活氛围。

展望未来,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常平村将继续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持续耕耘,不断探索进取,打造更具特色、更具影响力的乡村振兴样板。进一步深入钻研关公文化,扩大关公文化的影响力;继续完善现有的旅游设施和项目,积极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投入,并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进一步发挥乡村 e 镇的带动作用,拓展电商销售渠道,让常平村的特色农产品、文创产品等能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增加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让常平村的魅力不断绽放。

  • [编辑:柴晓蒙]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