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盐湖区南城街道柏口窑村: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记者孔德静、张萌)“村里现在路边都种上了绿植,增添了路灯,现在我们晚上出来特别亮堂。而且,这几年周边景区的反展和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好多游客都来到我们村里的网红墙来打卡,村里变得特别热闹。”盐湖区南城街道柏口窑村村民说道。

柏口窑村地理位置优越,连接着运城市区与凤凰谷景区的跨盐湖大道,是运城市中心城区的南大门。近年来,运城市盐湖区南城街道柏口窑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依托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聚焦“四个共融”,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公共配套,美化村容村貌、发展生态旅游,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图为运城市中心城区的南大门——柏口窑村。

党建引领促发展,党群共融筑强基

村党组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全方位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发展引领能力、群众服务水平和矛盾调处能力,为村庄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村党组织创新推出“主题党日+”模式,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和“七送三请”等主题实践活动,深入群众家中走访,详细了解民情民意,确保服务群众“零距离”。此外,柏口窑村还建立了“1+N”联系群众机制,村“两委”成员兼任网格长,党员担任巷长,实现了常态化下沉、精细化服务和多元化治理,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为打造和谐、宜居、富裕的美丽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运城市中心城区的南大门——柏口窑村。

产业共融助村民增收,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柏口窑村积极探索产业共融新路径,助力村民腰包“鼓起来”。依托地理优势,该村积极挖掘经营性收入潜力,成功打造了城郊休闲文化街市,培育并发展了餐饮、民宿等多种业态,为村民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扩大就业机会,柏口窑村创办了柏兴物业管理公司,有效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了村民就近就地就业。同时,村集体通过拓展财产性收入渠道,对闲置土地和农房进行盘活利用,规划并建设了具有特色的民宿、休闲农庄和共享菜园,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生态经济的红利,品尝到旅游发展的果实。

在2023年,柏口窑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达到7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大幅提升至2.7万元。这些成绩不仅展示了柏口窑村产业共融的成果,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

图为盐湖区南城街道柏口窑村休闲文化街口。

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展新颜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浪潮中,柏口窑村正逐步塑造一个人居环境“美起来”的新景观。该村实施“清、拆、改、种、建”五步策略,直击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全力补齐发展短板,全面提高乡村的宜居宜业水平。

在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过程中,柏口窑村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等关键工作,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村内餐饮美食店铺林立,文创产品店充满设计感,16个闲置院落经过改造,化身为小游园、停车场和文化墙,成为游客争相拍照的网红打卡地。柏口窑村的每一步变化,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村庄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引导村民美化庭院,建设宜居生活空间。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乡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图为盐湖区南城街道柏口窑村休闲文化街内的网红打卡墙。

情感共融铸就文明乡风,和谐乡村展现新风貌

在深化情感共融的征途上,柏口窑村正致力于树立文明乡风的“新标杆”。该村通过推行星级管理、推进移风易俗以及实施日间照料等多元化措施,精心营造了一个文明而和谐的乡村环境。

柏口窑村积极推进“五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不断树立身边的典型,传递正能量。借助红白理事会的影响力,该村有效改善了婚俗陋习,推广文明新风尚,实现了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生。

为了更好地关怀老年群体,柏口窑村为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提供了贴心的日间照料服务,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乡村大家庭的温馨。这些举措不仅加深了村民间的情感纽带,也为和谐乡村新风尚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乡风文明是不可或缺的保障。柏口窑村的舞蹈队、锣鼓队等文化团体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礼堂成为村民共同的家园,传承并弘扬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优良传统。柏口窑村的实践证明,情感共融是培育文明乡风的沃土,为乡村的和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盐湖区加大政策保障和资金投入,全力推进柏口窑村“千万工程”示范带暨盐池周边和美乡村建设工程。如今,柏口窑村围绕“吃住游玩”四种业态,发展餐饮、民宿、婚纱摄影等127家沿街商铺,提供1300余个就业岗位。

展望未来,柏口窑村将继续在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同时,依托农文旅配套产业融合,塑造特色村落美景,成为网红打卡村,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精品示范村。让村民成为和美乡村的参与者、推动者、监督者和受益者,让村庄美起来、产业强起来、村民富起来。

  • [编辑:柴晓蒙]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