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河津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 奏响绿色农业新乐章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记者吉祥、张宵宾)连日来,在河津市的乡村田野间,一场关于废旧农膜等农业废弃物收集与资源化利用的行动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开展,为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田间减白,让农户“获利”环境“受益”

在河津市连伯村,村民李大爷正在自家田地里清理废旧农膜。“以前这废旧农膜用完就扔在地里,也不知道有啥坏处。后来经河津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宣传,说这废旧农膜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降低作物产量,而且这废旧农膜收拾了还能换钱,挺好的,我们就自发地把地里的废旧农膜收回去。”李大爷一边说着,一边把卷好的农膜搬到路边,打包装车。

据了解,农田及时回收废旧农膜,可以避免土壤板结,保持土壤的疏松和肥沃,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同时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河津市寰旭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采用机械化集中回收和人工手工捡拾两种方式,以每公斤1.2元回收废旧农膜和废旧滴灌带,每月能回收地膜150吨,棚膜240吨,使河津市农田残膜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提高了耕地质量,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务工增收,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村民以往随意丢弃和焚烧废旧农膜的不良习惯,使“白色垃圾”不仅变废为宝,也使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从而形成了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循环利用、农民增产增收的多方共赢局面。

科学利用,提升经济社会两个效益

在河津市寰旭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碌地对回收来的农膜进行分类整理。公司生产车间内堆满了从各地回收来的废旧农膜,通过使用先进的废旧农膜回收处理技术和再生技术,将废旧农膜进行有效分类、破碎、清洗等处理,转化为高品质的再生资源,实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废旧农膜其实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通过我们的技术处理,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带来了经济效益,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工作人员正在将送来的废旧农膜进行装卸。

河津市寰旭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深知废旧农膜对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危害,所以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推进收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通过建立多个回收站点,配备专业回收车辆和人员,确保废旧农膜能够及时从田间地头收集起来。同时,为了吸引更多村民参与和支持,我们还采用‘以旧换新、改卖为租’的经营模式,建立‘一户一档’,从而激发了村民上门送废旧农膜的积极性。”

图为制作滴灌带颗粒。

据介绍,河津市寰旭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每年可用废料循环再生产滴灌带10万多卷,从而实现绿色循环体系,可同时覆盖稷山、万荣、临猗等周边县市的土地灌溉使用。

通过废旧农膜的回收和企业的二次加工,让废旧农膜“变废为宝”,既解决了部分土地污染问题,也降低了村民使用滴灌带的成本。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工作不但实现了废旧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的收集与资源化循环利用,有效解决了耕地“白色污染”的问题,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更好的土壤环境,而且在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和农村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河津市寰旭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机器。

生态循环,绿色农业引领未来

近年来,河津市农业农村局立足河津市农业实际,建立了覆盖河津市废旧农膜等农用塑料的回收利用体系,包括8个乡镇回收网点、1个收储中心、1个资源化再利用中心,综合实现了废旧农膜等农业废弃物“使用—回收—再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

河津市农业农村局生态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马杰说:“河津市农业农村局在农膜使用集中区域建立了农田残膜监测点,通过对土壤农膜残留样品的采集、清洗、称重等程序,建立农田残膜监测数据库,掌握农田残膜污染现状,为制定河津市农膜污染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下一步,河津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回收体系和利用技术,进一步拓展农业废弃物的利用途径,让绿色农业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生态支撑。

  • [编辑:柴晓蒙]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