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运城讯 近年来,永济市委、市政府完善文物保护组织机构,逐年增加资金投入,打击文物违法犯罪行为,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创建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以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助推宜产宜业宜居幸福永济建设。
一、求真务实,精心筹谋,大力弘扬黄河优秀传统文化,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实施方案。
永济市委、市政府结合市情民意,大力弘扬黄河优秀传统文化,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实施方案。
1.2012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以文物资源促进永济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文物荣市、旅游兴市、文化强市,打造实力永济、魅力永济、宜居永济、公平永济和幸福永济,建设黄河中游地区明星城市。
2.2016年,永济市提出强力推进“五大战略”,加快建设“四基地一名城”,实行“旅游突围战略”,建设“全国文化旅游名城”。
3.2018年,出台《永济市古建筑认领保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永济市关于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认领认养实施方案》。在“方案”精神鼓励下,永济市尧台三庙、王官峪别墅等文保单位被一些企业和个人认领保护。
4.2019年初,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要“聚焦旅游突围,全力补齐弱项短板。着眼做优做精鹳雀楼大唐陪都文化游精品线路,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推动永济由文化旅游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转变”。同年12月,永济市发布《关于推进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对“全域旅游”创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5.2020年4月,永济市下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文件,进一步规范政府及建设行为,提高文化文物资源等级,有利于提升文物服务永济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水平。
6.2021年4月和9月,永济市先后出台《永济市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整治行动方案》和《永济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等文件,并予以严格认真执行。
7.2023年8月,永济市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文物安全保护打击文物犯罪工作方案的通知》《打击和防范文物违法犯罪长效工作机制》文件,分解工作责任,制定推进措施,狠抓工作实效,确保全市文物安全。
在国家、省、市各级文物部门大力支持下,目前永济市以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等8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龙头的各项文物保护工作,正在与市委、市政府以弘扬黄河文化为重点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和建设宜产宜业宜居幸福永济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迈入良性健康、高质量发展轨道。
二、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强化文物本体基础建设,积极开展主题突出、丰富多彩的一系列黄河文化活动。
近年来,永济市不断加大文物保护投资力度,强化文物本体基础建设,以蒲津渡与蒲州故城考古遗址公园为重点,带动周边普救寺等古建筑资源、蒲州历史文化名镇村落资源,积极开展一系列黄河文化活动。
(一)加大投资力度,强化文物本体基础设施建设
1.抓项目,抓规划,加大文物保护工作投资力度。近年来,永济市委、市政府先后投资上亿元,对鹳雀楼遗址和道教名胜五老峰等遗址进行建设、修复工作,使其成为享誉三晋的旅游名片。尤其是近年来,永济市财政累计列支文保专项经费4600余万元,向上级争取文物保护专项资金7000余万元,先后用于新建博物馆历史展厅;蒲津渡与蒲州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费和基础设施提升配套等;博物馆青铜器、金属、瓷器、书画等文物修复项目;普救寺、尧台三庙、扁鹊庙等工程。逐步形成以鹳雀楼为主体的黄河文化,以普救寺为主体的爱情文化,以尧台三庙为主体的德孝文化,以五老峰为主体的山水道教文化和以扁鹊庙为主体的中医药传统文化等,使以文物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体现和发挥。同时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工作,上报山西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利用储备项目23个,资金总共约14.5亿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山西省文物保护条例》,近年来共申报文物保护利用储备项目23个,总投资约1.5亿元,先后编制完成第八批7处国保、永济市文物保护利用、解梁故城遗址防护工程等30余个项目计划书和设计方案,有力增强永济市文物事业发展后劲。
2.抓监管,抓巡查,建立健全完善各项文保制度。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领导组,与镇(街道)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制定《永济市文物工作专项考核实施细则》;在运城市建立文保员巡查登记制度及“文物安全微信群”,定期报告巡查情况;投资80余万元,分批对390处县保单位设立保护标志,制作“安全警示牌”;配齐配全消防器材设施,制定出台《永济市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整治行动方案》,文物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发展轨道,将国保、部分省保单位纳入省铁塔公司安全监控平台,将运城市保及部分县保单位纳入“雪亮工程”监控范围,尤其是以目前正在建设的文保单位安防信息监控平台建设项目为标志,永济市文物安全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里程。
(二)打造“历史文化旅游”“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
以文物支撑旅游发展,以旅游促进文物和生态保护及永济高质量发展,先后多次积极组织设计、策划实施“黄河文化、华夏经典文化”相关活动。主要活动有:
1.2018年,永济市成功举办首届“诗意中国·诗歌电影艺术节启动仪式”,被确定为“诗意中国”永久举办地,特别是受邀参加央视《魅力中国城》节目竞演,喜获国家“十佳魅力城市”“年度魅力主题旅游线路”。
2.2019年,运城市继续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年活动,其中推出“鹳雀楼大唐陪都文化游”精品线路,打造蒲津渡和蒲州故城、鹳雀楼、普救寺、五老峰等品牌景点,受到游客称赞;同年9月,市委、市政府在水峪口举办“2019中国永济(国际)面食文化节”,来自国内外的知名饭店餐饮500余家企业参展,引来国内外游客广泛瞩目,期间游客逾10万人次之多,进一步促进和拉动永济高质量发展。
3.2019年以来,永济市积极配合央视及各级电视台,拍摄《魅力中国城》《我从蒲州来》等专题片,在各级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其中《我从蒲州来》被“学习强国”平台全部转发,形成一股强劲浓烈的“黄河风”。
4.2021年1月,为进一步弘扬黄河文化,传承蒲坂文脉,讲好永济故事,永济市开发大型行浸式夜游体验剧《梦境·西厢记》项目。该项目以黄河之魂为支柱,以大唐蒲州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千年古刹普救寺为舞台,以经典爱情戏剧IP《西厢记》为脉络,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舞美手段,让人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感受穿越千年的梦境奇幻之旅,填补黄河“金三角”文化空白。
5.2022年以来,永济市不断推动文物保护成果转化利用,加强依法治理文物保护工作,让文物“活”起来,走入“百姓家”,积极实施“文明守望工程”,累积投资1.2亿元,依托尧台三庙打造尧王洞天度假胜地,形成助推永济市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新亮点,先后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修缮后的杨庄关帝庙、杨村娘娘庙、南梯娘娘庙等20余处文保单位焕然一新,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出版《三晋石刻大全·永济卷》《大锅寺史话》等文物资料,先后两次在市政协文史委主办的《永济文史》出版《永济文物专刊》《永济国保专刊》两辑等。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1.经费投入难以满足。永济市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有限,属于“吃饭财政”,基础保护设施滞后,亟待修缮的文物本体得不到及时有效修复;
2.活化利用缺乏创新。在如何展示传承、活化利用文物资源、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方面,促进文旅结合、拉动高质量发展方面,还有差距和不足;
3.科技保护研究落后。永济市虽然在常规性的文物保护利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在科技化、数字化保护利用方面还未实现“零突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永济市文物保护中心对新时代文物工作还没有准确把握,工作创新精神不足,在“守土有责”方面,没有真正做到守责、负责、尽责,需要采取得力措施,不断提高履职本领,大力弘扬黄河文化。
四、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持续推进弘扬黄河文化、强化文物保护利用发展的对策。
永济市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作为《山西省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重要节点,在工作中,永济市文物保护中心将以“黄河重镇,华夏经典”为文化内涵,以“一核三圈”为工作重点,结合市情民意,积极探索、鼎力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模式”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
(一)编制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积极做好基础工作。
1.完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作用,由文物部门统筹推进示范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构建自然资源、宗教等部门联动机制,明确示范区建设的要求、任务、措施等。
2.编制相关规划。加快编制文物保护和利用相关规划实施工作,重点做好《永济市文物、博物馆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
3.加强考古研究。重点推进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的发掘工作,进一步弄清早期城市形态、建筑布局、功能分区。
4.加强与相关文物资源联动。加强文物资源间的文化连接、产业联动,形成“黄河文化、华夏经典文化”网络,延长文化旅游的时空线索,增强周边县(市、区)联系和相互支持,提升文化品牌知名度。
(二)围绕文物保护与全域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发展。
以文物资源为基础,形成“一核三圈”文化保护和旅游格局:“一核”指以蒲津渡和蒲州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核心,形成兼具历史教育、生态涵养、休闲游憩等功能的复合型文化主题公园,带动永济市城乡发展与文旅深度融合。“三圈”指三大经济文化旅游圈:一是西部围绕栖岩寺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依托中条山户外运动项目,建成文化体育圈;二是东部围绕扁鹊庙文化传统,结合伍姓湖休闲体验活动,建成中医药疗养健康圈;三是北部围绕解梁古城为突破,结合乡村体验、农业观光、假日休憩,建成观光休闲农贸物流圈,构建“黄河文化”发展脉络,实现全域文化旅游发展。
(三)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模式。
在保证当地财政持续投入、各部门协同支持情况下,积极引导多元化社会资金参与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工作,努力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活化利用运作模式。积极调动本地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公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充分发挥永济作为黄河枢纽、战略要地作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跨区域交流力度,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共同传承中华文脉,讲好黄河故事,以踔厉奋发的文物保护、活化利用业绩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宜产宜业宜居幸福永济努力奋斗。(刘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