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运城讯 近年来,河津市樊村镇堡子沟村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时机,突出党建引领,提升人居环境,加强网格管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压实集体经济发展根基
近年来,该村党支部始终坚持高举党建旗帜,不断强化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服务凝聚作用,形成了党建领航、支部领动、党群齐心的良好局面。一是突出支部引领。堡子沟村是一个移民搬迁村,在新村初建之时,村党支部就坚持统一规划、整齐布局,规划了“八纵五横”的蓝图。多年来,历任支部班子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使“八纵五横”的蓝图成为现实,村庄道路纵横畅通,环境干净整齐。二是突出党员示范。在村级发展中,党员积极发挥主人翁意识和示范带头作用,在各项工作中冲在前、作表率。2019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支部党员全员出动,主动认领任务40余项,带头做群众工作,率先落实改水、改厕、改电等拆改任务,积极帮助筹措资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有力地支持了美丽乡村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产业转型发展中,10余名党员率先行动,在设施大棚、花卉培植、特色养殖、交通运输等行业主动出击,积极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并先后带动20余户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
坚持基础先行,厚植集体经济发展沃土
该村党支部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多方考察调研,四处跑要资金,广泛动员群众,通过上级拨款、集体出资、群众集资等多种渠道,想方设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群众生活质量。2019年,该村率先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累计投资2600余万元,提升党建阵地、铺设上下水管网、筹建地热源泵站、推广清洁能源,“四改五化”全部到位,全村317户群众家中水、电、暖、气、网一应俱全。特别是2020年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了全省首家清洁能源地热源泵,每户只需要交4000元,就可以接入暖气,冬天家中温度可达18-20度,居住体验媲美城市大暖。现在的堡子沟村,便民超市、卫生室、图书室、便民服务站点、餐厅、校车等生活设施应有尽有,住在村里与城市生活一样便利。
坚持发展为要,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堡子沟村距离河津城区仅5公里,东接209国道,西连山西铝厂,北临铝联路,南通汾滨街,交通四通八达,地理位置优越,是个典型的城郊村、厂郊村。党支部始终把“让群众腰包鼓起来”作为努力目标,积极探索产业转型之路。一方面,积极盘活农村“三资”。集体资金通过合理理财,每年可收入29万元;闲置土地发包租金可收入20余万元。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充分利用靠城近城优势,在现有较为成熟种植技术基础上,大规模发展大棚瓜果种植。从“百亩大田葡萄、百亩大棚西瓜、百亩大棚蔬菜”入手,发展集市场供应、休闲采摘、电商销售、蔬菜瓜果深加工为一体的特色农业项目,实现生产、销售、加工一体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农民收入、集体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建成了规模化设施大棚100余亩,今年拟新增设施农业种植面积100余亩,目前正在进行前期规划和土地流转工作。下一步,将全力打造河津周边亲子休闲采摘游基地,力争成为河津人民的“果篮子”“菜篮子”。
坚持规模发展,丰富集体经济发展内涵
堡子沟村目前养羊5圈800余只,养牛20余头,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分散,为了增加群众收入,改善人居环境,村里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决定发展沟域经济,创办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畜牧养殖园。项目由村集体出资,集体统一建设,以“村级+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户以自家牛羊入股,合作社专人统一管理,农户既可以在此务工,还可以领取分红,转变村里目前养殖户单打独斗的养殖方式,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实现产业化经营,提升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质量安全水平,每年预计将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余元,同时全村的环境卫生治理将得到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