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运城讯 河津市樊村镇下辖21个行政村、五万余口人,人多地广,容易因家庭婚姻、邻里关系、村务管理等产生矛盾纠纷,同时在深入推进209、108国道沿线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也时常因拆迁、征地等引发矛盾纠纷。为将矛盾纠纷“化早化小”,樊村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发现矛盾、化解矛盾、探索创新上不断发力,将民主自治和依法治理有机结合,让矛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质效化,实现了“民事民议、民事联办、民事民说”。
一是建强网格,延伸信息触角,更快更早发现矛盾。樊村镇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樊村镇网格员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网格员在矛盾纠纷摸排调解中的职责,要求定期对六类人员、孤寡老人等进行全面走访、排查,及时摸排发现矛盾。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专项行动中,樊村镇进一步划细划小微网格312个,张贴网格公示牌、“网格连心卡”,让群众知道有诉求、有矛盾找谁、问谁,让摸排发现矛盾的信息触角延伸更加广泛。除制度约束外,镇综治中心协同樊村司法所,将网格员纳入人民调解员队伍,对及时发现并解决矛盾的以案定补,给予奖励,以约束+奖励的方式,充分调动网格员在发现和调处矛盾方面的积极性。
二是合署办公,整合调解资源,更顺更好解决矛盾。为充分整合德治、法治等矛调力量,樊村镇将乡镇综治中心与司法所互融共建,实现合署办公,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提供“一站式服务”。面对来访群众,值班网格员会及时接待,并做好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受理登记,对咨询政策或办理业务方面的诉求现场答疑解决;对涉及各站所或相关村的诉求和矛盾纠纷,及时派发《分流交办卡》,并告知相关工作人员或包村干部;对涉及市相关职能部门的诉求及时上报镇党委政府和市综治中心协助解决。在解决矛盾纠纷时,充分发挥金牌调解员“降温处理”“穿针引线”的作用,因势利导调解矛盾纠纷;对涉及相关法律的矛盾纠纷,司法工作人员、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及时介入,为矛盾调解提供法律帮助,实现依法调解。最后,工作人员会定期对调解完的矛盾进行回访,做好跟踪问效的“后半篇文章”,实现矛盾调解闭环化、高效化。2022年以来,樊村镇综治中心累计调处化解矛盾纠纷40余起。
三是线上议事,线下跑腿落实,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结合村情实际,在西磑村,试点运行“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小程序,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议事模式。在线上,村民有任何诉求,拍两张照片,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就能把自己的诉求或意见建议反馈至“云上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薛民的账号就会收到通知,由他转批至“两委”成员或网格员负责落实;在线下,“两委”成员或网格员会及时上传办理中和办理后的工作照片,并邀请发帖群众打分评价;重大事项则会进入议事流程,由党员、村民代表、广大村民讨论表决,共同协商。村级事务管理平台的使用,实现了群众线上“动嘴”表达诉求、干部线下“跑腿”解决问题,让村民成为共治共建的监督员,也让民主议事借助移动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小程序运行以来,已累计解决群众诉求90余件,不断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格局。
下一步,樊村镇将继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发现和调解矛盾纠纷上下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将矛盾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同时,以点带面推行线上+线下融合议事模式,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全面构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