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运城讯 为全面筑牢防汛安全防线,近日,新绛县水利局坚持“预字当先、防字为要”,通过七大举措构建立体化防汛体系,系统推进防汛备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一是责任体系再压实。建立县镇村三级河长防汛责任制,公示水库、河道等136处防汛责任人。召开专题部署会推进防洪工程,在汾河、浍河设立32处防汛警示牌,实现重点部位责任到人。
二是隐患整治全覆盖。开展防汛重点部位“拉网式”排查,建立5处隐患动态台账,完成整改3处。投入120万元维护山洪预警系统,检修114套预警设备,储备浍河缺口抢险物料3000立方米。
三是防洪工程提质效。投资8.89亿元实施五大防洪工程,治理河道47.5公里,新建堤防60.62公里。目前,汾河上下游治理完工,决口段防渗墙进度达85%,主汛期前完成堤防主体加固。
四是应急体系更完善。修订5座水库、3座淤地坝及县镇村三级山洪防御预案。与上游县市建立水情共享机制,维护12处水文监测站点,预警响应时效缩短至15分钟。
五是保障能力再升级。组建852人专业抢险队伍,储备编织袋5万条、冲锋舟12艘。建立多部门物资调配机制,设立5处应急取土场,关键点位物资储备率100%。
六是汛期值守全天候。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配置8部卫星电话保障应急通讯。组建3个检查组动态巡查,闭环处置17处隐患,整改率达92%。
七是攻坚行动再发力。6月底前完成剩余隐患整治,开展3场防汛演练。启动防汛指挥平台建设,整合12类监测数据。谋划15亿元防洪提升项目,健全长效防汛机制。
当前全县防汛体系全面激活,下一步,新绛县水利局将持续强化监测预警、工程防御和应急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