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运城:银龄巧剪非遗韵 纸艺传承岁月香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记者李冰蕊)3月13日早晨,距离八点三十分上课时间尚早,运城市文化馆的剪纸教室里已经热闹非凡。一群热情满满的学员早早就来到这里,纷纷从包里拿出剪刀、彩纸等工具,摆放整齐,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1.jpg

李惠芳(右)与学员交谈剪纸技巧。

正式上课前,李惠芳就先和学员攀谈起来,围绕着此前创作的剪纸作品,探讨风格特色、技法运用等方面的问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十分热烈,在交流中对剪纸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八点三十分,课程正式开始,李惠芳打开电脑画笔软件,画出牡丹花轮廓,向学员们讲授牡丹的剪纸技巧。“牡丹,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富贵、吉祥、繁荣的象征,从古至今,许多人将它作为创作题材,融入各种艺术形式当中,咱们的剪纸艺术也不例外,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如何剪出漂亮的牡丹花。”李惠芳说道。

2.jpg

李惠芳指导学员剪纸。

随后,李惠芳从牡丹花的文化表达、元素组合、具体剪法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讲解。过程中,她还不时走到学员身旁,耐心指导他们如何正确折叠纸张、掌握精准的剪裁手法。

在李惠芳的悉心指导下,学员们逐渐掌握了剪纸技巧,一朵朵形态各异的牡丹在他们的巧手下慢慢成形。大家看着自己的作品,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喜悦的笑容。

3.jpg

学员们认真剪纸。

学员张海花虽然刚接触剪纸不久,但已经剪得有模有样。“今天这门课收获很大,李老师讲得特别细致,从牡丹的文化寓意到具体的剪法,很多自己摸索不明白的地方一下子就通透了,以后还得跟着李老师多学几门花样,剪出更漂亮的作品。”张海花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学习感受,眼中闪烁着对剪纸艺术的热爱与期待。

4.jpg

学员开心欣赏自己的作品。

64岁的王凤娟是这门课的忠实学员,她总说自己在剪纸中找到了“第二人生”。“剪纸不仅能修身养性、丰富业余生活,而且每个图案都蕴含着独特的寓意,需要不断精进学习。”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王凤娟愈发觉得自己对这门艺术知之甚少,不禁调侃自己越学越觉得“没文化”。每当她把精心制作的剪纸作品装裱起来,当作礼物送给朋友时,内心都会涌起满满的成就感。

运城频道图片水印-恢复的.jpg

学员们认真剪纸。

“我们每堂课都会有一个课题,主要是关于剪纸的文化,然后再给大家布置具体的剪纸任务。剪纸不只是传授技艺,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李惠芳告诉记者:“我希望大家在这儿,不仅能学会剪纸的手艺,更能深入了解这门艺术背后的文化底蕴。”

6.jpg

学员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除了日常教学,李惠芳还会定期给学员们分享各类剪纸比赛的信息。她经常鼓励大家:“比赛不仅仅是为了拿奖,更是一个展示自己、与其他剪纸爱好者交流的好机会。”每次分享比赛信息时,学员们的眼中都会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在李惠芳的带领下,剪纸课堂里的学员们不仅剪纸技艺日益精湛,彼此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大家时常聚在一起,分享着自己的新作品,交流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剪纸课堂,已然成为他们温暖的精神家园。

  • [编辑:柴晓蒙]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