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运城戏剧盔帽:匠心传承 “冠”上之美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图为焦学斌制作完成的戏剧盔帽。

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记者吉祥)近日,稷山县化峪镇吴嘱村村民焦学斌正在家中加紧制作戏剧盔帽。

戏剧盔帽是中国传统戏曲中人物所佩戴的冠帽,华贵的珠花、多彩的绒球再加上金光闪闪的丝绦与美丽的雉尾羽毛,是戏剧盔帽的基本配置。舞台上华贵耀眼、英气逼人的各种戏剧盔帽是不同人物的“增色秘笈”。焦学斌说:“看戏的人要了解戏台上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第一眼便是通过盔帽,所以马虎不得。”

图为焦学斌制作完成的戏剧盔帽。

图为焦学斌制作完成的戏剧盔帽。

这一顶顶漂亮的帽子,主要材料都是纸板和铁丝。制作一顶传统戏剧盔帽需要经过绘画、雕刻、盘铁丝、红粉、立粉、贴金等几十道工序。大概需要一个多月时间,一个美丽的凤冠就会在他的手中完成。“我家就是我的工作室,也是我的精神世界。”焦学斌说。

焦学斌正在制作戏剧盔帽。

据了解,焦学斌17岁跟随师傅学习制作传统戏剧鞋帽,至今已有21年,他在2020年被评为县级“传统鞋帽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他制作帽子种类有凤冠、乌纱帽、状元帽等多个品种,鞋类包括长筒靴和虎头靴还有各种绣花鞋。戏剧盔帽制作过程虽然繁琐,但是每当看到台上的演员披挂上阵、声情并茂地表演,台下观众兴致盎然地欣赏、鼓掌时,焦学斌就更加坚定要把这门手艺“守”下去。

焦学斌在帽子上立粉。

戏剧盔帽加工制作这一国粹中的“顶上”功夫,势必焕发出全新的光彩,在日益丰富的群众艺术生活中,点亮舞台,璀璨星空。焦学斌对此很有信心。

散落在河东大地的非遗项目,是运城文化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蕴含着民间智慧和审美情趣。

目前,运城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8项、省级非遗项目183项、市级非遗项目413项。其中,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数量山西居首。近年来,运城市深入挖掘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当代价值并组织举办各类非遗传承人研修研培班,成功带动很多年轻人主动学习非遗技能,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发掘新的力量。

  • [编辑:王雅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