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运城讯 6月18日,临猗县庙上乡吉令村地坑冬枣大棚内一颗颗鲜枣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临猗县战军鲜枣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战军正带领工人采收销售冬枣。
“地坑暖棚采用先进的温室技术,是目前上市最早的大棚。前几天刚采摘了一批冬枣,又有一批冬枣开始泛红,陆续进入大批量上市阶段,并一直延续到11月份。”李战军说,“地坑暖棚的冬枣品相好、糖度高,这两天价格在80元左右一斤,主要销往陕西省大荔县等地。”
李战军曾做过苗木生意,2012年开始尝试栽枣树,在当地政府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里学会了枣树剥芽、掐尖、剥树、疏枣等一整套技术。2015年,他投资百余万元建起30亩高标准地坑棚。每亩地纯收入比大田栽植时增加了3倍,仅用两年时间便收回成本。
近几年,李战军又在周边县市承包380亩地,因地制宜分别建起钢架棉被棚、钢架棚、春棚、遮雨棚等,既方便管理,又拉长了自家鲜枣的货架期。
来自贵州的客商张富强与李战军合作近10年。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到临猗,和李战军合作。“一方面是因为战军的枣品质好,脆甜多汁、果面光洁、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在枣树管理方面技术高,再有‘临猗冬枣’品牌加持,市场反响好,消费者认可。”张富强表示。
据悉,临猗县庙上乡8万余亩枣树中,有7.7万亩设施大棚。其中,地坑棚691亩、棉被棚712亩、钢架双膜棚3610亩、春棚59380亩、遮雨棚12607亩。目前,全县5000亩高标准地坑棚冬枣已普遍抢先上市。(罗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