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运城讯 2024年以来,临猗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聚焦“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从思想观念、业务优化、管理服务三个层面进行改革提升,围绕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大力实施以“三建三抓三到位”为核心的“标准地+承诺制+全代办”改革组合拳,推动审批改革、项目提速、园区发展,在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持续蹚出新路。
深化认识,高位推动,观念改革破坚冰。一是强化思想认识。示范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提出“创新创业、争先争优”工作理念及“要打主动仗、要做全闭环、要定高标准、要有快节奏”工作要求。二是强化制度建设。调整充实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完善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10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深入90多家包联企业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质效。三是强化考核激励。树立“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绩效考核导向,建立“部室绩效+人员绩效”两级双考核机制,绩效考核根据日常工作、招商引资、项目包联和加减分项情况进行全年打分,根据得分排名选出优秀和末位员工,业绩绩效工资随之上下浮动。重点整治并清退“躺平式”“混日子”“南郭先生”党员干部,让员工能进能出,以问题整改为导向推动园区发展。
精准施策,释放活力,业务改革啃硬骨。一是搭建三“基”平台,锻好改革利器。以三项改革为中心,制定“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系列制度办法,设立“承诺制”“全代办”专窗,高位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二是抓好三“全”保障,夯实改革根基。本着“政府买单、事前评估、统一服务”的原则,建立并推行政府统一服务全保障机制;基础配套全保障,园区基础设施保障上基本实现“七通一平”;标准地供应全保障,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等五项控制性指标列入“标准地”出让合同,企业承诺与拿地同步进行,目前临猗示范区已达到全域标准地供应。三是实现三“个”到位,深化改革成效。流程“简便”到位。先后对138项县级权力事项办理时限进行“瘦身”,压缩办理时限和天数;“承诺”办理到位,出台《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操作办法》,设立“承诺制”专窗,提升审批速度。代办“全程”到位,探索实施了“1+1+X”全代办服务机制,全程为项目服务,为企业“跑腿”,实现所有项目从入园到竣工全程事项全链条全周期代办服务。
聚焦主业,靠前服务,效能改革打硬仗。一是靠前服务解难题。制定《临猗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1+1+2N”常态化企业包联责任制》,按照“分片包联、专班包联、常态化包联,入企台账、问题台账、措施台账,一个企业、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具体要求,听取企业诉求为企业化解急难愁盼问题。二是跟踪问效抓落实。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联动解决,实现问题“好反映”,确保问题“好解决”。建立“办不成事”反映台账,定期汇总梳理反映窗口各类诉求,将“问题清单”转变为企业群众点赞的“满意清单”。三是监管跟进护成长。建立集约化可视化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建立完善审批和监管部室信息双向沟通机制,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织牢织密监管网络。(记者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