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运城讯 近日,由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主办,稷山县委、县政府承办的第五届后稷农耕文化研讨会在稷山国家板枣公园板枣博物馆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民俗学会、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羲和与二十四节气”开展交流研讨,这也是2023·后稷农耕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荣誉理事长刘魁立,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党委书记、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理事长隋斌出席研讨会。稷山县委书记吴宣作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润致辞。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秘书长唐志强主持研讨会。
隋斌在研讨会上以《二十四节气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为题作主旨报告。他表示,要通过此次研讨会携手稷山,持续推进二十四节气弘扬发展的工作、研究、保护、传承、传播和应用等六大体系建设,让节气文化展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魅力和价值。
吴宣表示,近年来,稷山县坚持以传承农耕文化为己任,加快推进“六个基地一座名城”建设,特别是在弘扬后稷农耕文化方面,先后在北京、太原、西安高规格举办三届后稷论坛,搭建以农耕文化为纽带,探源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振兴的交流合作平台。先后举办了四届后稷农耕文化研讨会,形成了国内专家学者研究后稷农耕文化的专集《后稷文化论集》,后稷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的内涵和价值进一步彰显。同时,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全国小麦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等十余个“国字号”品牌。
吴宣表示,“羲和文化”是“后稷文化”极其重要、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二者互补,相辅相成。作为羲和故里,稷山县持续深挖“羲和文化”内涵,推进“羲和文化”创新发展,取得了保护传承“羲和文化”的标志性成果——将稷山秋分板枣开杆节确定为秋分节气的代表性保护社区。举办此次“羲和与二十四节气”研讨会,更是对弘扬和发展稷山后稷农耕文化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必将对稷山文化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吴宣要求,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坚持在创造中转化、在创新中发展,真正把“羲和与二十四节气”文化这一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推动形成更多的文化研究成果,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王润表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持续加大“羲和文化”和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工作力度,努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先后建设羲和文化园、羲和文化广场,通过专栏、图片、实物、遗存、亭台等对“羲和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并形成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王润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站在专业角度和领域高度,多建真言、多献良策,帮助稷山更好把握“羲和文化”创新的突破口,不断延续和丰富稷山悠久的历史文脉,并通过此次研讨会将二十四节气中所蕴含的传统智慧、文化内涵、时代价值进行挖掘、提炼、升华、传播,让古老的农耕文明在现代社会焕发新春。
研讨会上,稷山县政协主席李建民宣读第五届后稷文化研讨会“羲和与二十四节气”会议成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寒梅宣读第三届后稷论坛宣言;与会人员观看了《羲和文化耀古今》专题片。(记者冯泽国、秦文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