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戏曲“晋”影院——经典传承生“声”不息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大型豫剧电影《义薄云天》首映式现场

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记者张琦)9月22日下午,作为第34届关公文化旅游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豫剧电影《义薄云天》首映式在山西运城举行。这是继《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苏武牧羊》后,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豫剧院名誉院长李树建领衔主演的“忠孝节义”四部曲中的第四部戏曲电影,亦是收官之作、压轴之作。在首映式上,李树建携主创团队同观众见面,并深情讲述了电影拍摄经历。

豫剧名家演绎 再塑关羽一生

大型豫剧电影《义薄云天》剧照

从2019年《义薄云天》创作剧本,到2020年封闭排练、搬上舞台,再到2021年开机拍摄电影,再到当今电影问世,用了整整5年。作为李树建“忠孝节义”四部曲的压轴之作,豫剧电影《义薄云天》由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著名剧作家陈涌泉根据其同名豫剧舞台剧改编创作,是第一部全景式完整表现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一生主要经历的豫剧剧目,热情讴歌关羽“玉可碎不改其白,竹可焚不毁其节”的高贵品质。

自豫剧舞台剧《义薄云天》面世以来,先后在国家大剧院、深圳保利大剧院、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以及山西运城、河南洛阳、广东深圳等10多个地市巡演,受到广大观众热烈欢迎。该剧既弘扬了关羽义薄云天的大义精神,也用黄河故事传播了国人质朴浓烈的爱国情怀,唱响华夏儿女百折不挠的担当精神。 

自上个世纪60年以来,豫剧电影层出不穷,曾创造了自己的辉煌时代。李树建主演的《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苏武牧羊》电影版,曾荣获了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和第十三届、十四届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赢得市场和观众的赞誉。此后,把新编大型历史豫剧《义薄云天》这部有观众、有市场的好戏拍成高清电影,也成了广大观众的迫切期待。

电影版《义薄云天》由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和赢冠文化传媒共同打造。为做好电影版的拍摄工作,河南广播电视台国家一级导演张建萍担任总导演,王雪鹏、丁建英、李志远、常文清、田冠军担任电影导演,他们把握影片的戏曲艺术节奏,确保演员舞台情感和电影艺术的有机结合。

享有京剧界“武生头牌”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天津京剧院著名武生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幼麟,则用京剧的规范性对演员的功架造型身段动作严格把关;国家一级作曲赵国安和王奋斗、国家一级配器指挥李宏权和蔡磊,从每一句唱腔和音乐进行重新严格把关,深挖细刨每个人物特色亮点,找准人物特色,突出流派特点,使其将来更好的得以传唱。

“电影版《义薄云天》充分运用现代电影表现手法,更丰富、更全面、更自然地讲述关公的忠义故事。”该剧总导演、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总导演、总策划张建萍表示,通过对关羽“义”的挖掘,展现中国文化传统中独特的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讲述关公故事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

汇聚各方资源 助力戏曲电影

大型豫剧电影《义薄云天》剧照

豫剧电影《义薄云天》于2021年10月30在浙江横店影视基地开机,同年11月14日顺利杀青。经过近两年的后期制作,最终在2023年9月22日第34届关公文化旅游节上重磅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张幼麟在拍摄期间全程把关。“加盟这个剧组,原本就是来点个卯、帮个忙,但李树建院长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及对人对事的真诚,深深打动了我。他和剧组年轻人一起,从一个动作、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一个动作不过关都不行。”“一个桃园三结义的动作,李树建和其它年轻演员在石头上跪了几十次。全天穿着几十斤的盔帽服装,拿着十几斤重的大刀不离手,这种对戏曲事业的赤诚之心让我感动、令我心疼。李树建的表演很有特色,唱念做表都很出色,但关公作为红生戏,表演体系截然不同,关老爷形象深入人心,他能把这个人物演绎的从形似到神似,费了很大功夫。可以说,他呈现在荧屏上的关羽形象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戏曲形象。”

在《义薄云天》剧组,不仅有张幼麟这样的“京剧大家”的鼎力相助,还有兄弟剧团的友情相帮。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推掉演出任务,先后两次安排50余人在6天时间内全天候友情加入到剧组,没有武戏演出任务时,就换上服装作为群众演员上台,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作为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榜首,来自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的楼胜,倾情演出赵云,并加入到武戏演出环节。电影版《义薄云天》特别增加了“斩颜良诛文丑”的场景,由浙江婺剧院的年轻演员饰演。首映式上,观众在荧屏上看到了由河南豫剧院二团、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的武打演员演出的火烧战船的场景,船上70多名演员精彩开打,也是戏曲电影难得一见的壮观场面。

李树建表示,关公“义”的精神,融合了黄河文化的精髓,而豫剧电影《义薄云天》则是一部反映时代新气象的作品,推动关公精神引领风尚、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让以豫剧为代表的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文明的夺目名片。

不懈努力 终成“忠孝节义”四部曲

大型豫剧电影《义薄云天》剧照

从未演过武戏的李树建,怎能耍起关公的大刀?当时已58岁的李树建,又如何能把关公演绎得虎虎生风?面对社会上的部分质疑,李树建选择了“苦”字当头。

演好关公,需要融“武生的冲、老生的稳、花脸的架子”为一体,还要戴着头盔,李树建告诉记者,仅穿在身上的服饰就有足足30斤。他坚持每天练功,到处求教,不仅请来了他在洛阳戏校的恩师谷桂红,还有河南省越调剧团的青年导演常文青给他指导。谷桂红老师不顾年迈每天亲自指导示范,要求李树建从跑圆场、耍大刀开始一遍遍练习,一招一式,一个动作一个细节,一刻都不敢懈怠,整整练了一年多才敢下排练场。

“当时我都58岁了,排练关公,我累呀,累得浑身疼,骨头跟散了架似的,累得都想哭啊!”接受记者采访时,李树建感慨,如果再年轻10岁,该多好。虽然感叹了一下年龄,但在艺术面前,李树建从不打折扣,从不找借口。“现在的我,不愁吃、不愁喝、不愁穿、也不愁名气,你说,我图个啥?”李树建发出了这样的设问。而他的答案,作为一名从艺四十多年的豫剧老兵,他有责任和义务与河南豫剧院二团一起演好这部发生在黄河岸边的关公大戏,在舞台上讲好黄河故事,来回报关心关爱他们的“衣食父母”。

在58岁的年龄,跨行当“折腾”自己,下定决心去演这个一般人都不敢碰的“老爷戏”,许多人都认为李树建疯了。但李树建却说,多年来,一些领导、专家和铁杆戏迷一直呼吁,豫剧擅长的关公戏、袍带戏,认为他演好“忠孝节义”才算是一名戏曲人真正的“尽忠尽孝”。但作为一个老生演员,他是被关心和支持戏曲事业的亲人们“将军”,然后用抛砖引玉般的“自虐”精神站出来排演这部戏。

只要下定决心,就一定要去做,而且要做到极致。这是李树建对自己始终如一的要求。通过这部戏,他希望能有效带动更多豫剧传统袍带戏的回归。同时,他还采取团校合作的方式,将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的50多名学生充实到演职队伍当中来。

豫剧《义薄云天》于2020年7月21日在汝州市试演,掌声雷动,好评如潮。多位专家评价称,该剧持中守正,固本求新,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有很大突破,厚重大气,慷慨激昂,行当齐全,文武兼备,充分张扬豫剧的气质神韵,全面展示戏曲的唱念做打,是一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黄河故事、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的历史正剧,对推动豫剧现代化、国际化具有重要价值。

衰派老生李树建挑战红生关羽,融武生勇猛威武的气派、老生稳健凝重的风度、花脸刚健的工架为一体,允文允武,文武兼备,为中国戏剧舞台创造了一个经典形象。他这种以20余年的不懈努力终成“忠孝节义”四部曲,完整地以豫剧审美形式艺术诠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内涵“忠孝节义”的实践,正是以李树建为代表的豫剧人坚守传统文化的责任使然,更是中原儿女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让戏曲“传得开”更要“留得住”

大型豫剧电影《义薄云天》剧照

现如今,“国潮”“国风”的流行,体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传统的线下剧场相比,影院的受众更为年轻化且用户黏性更高。在这场《义薄云天》首映式上,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其中还有不少是“00后”,“第一次在电影院看戏曲,真的太有韵味了”,“我们年轻人从来不看戏的,今天看完这场真的太震撼了,一定要传承下去!”这场首映,不仅感染和带动了大量的同龄人,也逐渐成为了年轻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守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这一瑰宝,是广大戏曲艺术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豫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瑰宝之一,全国现有专业豫剧院团163个,民营豫剧院团2100多个,从业人数达10万之众。此次大型豫剧电影《义薄云天》首映式,将为晋豫两地架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为促进两地文旅文创深度融合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好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的精彩生活,推动戏曲艺术传承发展和传播交流,使中华戏曲艺术更好地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 [编辑:王雅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