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联合收割机在运城市盐湖区西姚村的麦田里作业。
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记者兰立强)5月的河东大地麦浪翻滚,丰收在望。5月18日上午,在运城市盐湖区西姚村的麦田里,金色的麦穗随风摇曳,一台台联合收割机轰鸣作响,拉开了全市冬小麦收割的序幕。
村民王金芳站在田埂上,望着收割机缓缓吞卷着的麦秆,手背随意抹了把额角的汗。“我种了两亩旱地小麦,今年长得还行。水浇地的小麦再等几天就能收了,到时候产量会更高。”
颗粒归仓。
运城市素有“三晋粮仓”之称,是山西省冬小麦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00万亩以上,其中旱地小麦占比约三分之一。近年来,运城市委、市政府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良种推广、农技服务等举措,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稳产增收。
一台联合收割机在运城市盐湖区西姚村的麦田里作业。
今年春季,面对旱情挑战,全市上下科学应对,多措并举稳产保收,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水利部门科学调配水资源,通过引黄灌溉、机井抽水等多种方式,全力保障旱地小麦关键生育期的水分需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勘察苗情、精准监测墒情,针对不同地块的小麦生长情况,开展一对一指导。在各项田管措施的精准落实下,全市小麦长势良好,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运城各县(市、区)的旱地小麦已陆续开镰收割。下一步,运城市将强化统筹协调,凝聚农业农村部门、乡镇政府、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队伍等多方合力,全面推进夏收工作。通过科学调度农机装备、强化跨区域协作等方式,确保小麦成熟一块、收割一块,颗粒归仓,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筑牢根基,以实际行动扛稳粮食安全政治重任,守护好“三晋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