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运城讯 为积极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垣曲县英言镇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发展赵寨村恒强水晶灯饰车间、马湾村淑萍手套加工厂、马湾村穿戴甲代加工厂、柏底村的服装加工厂、柏底村永波箱包加工店等多个手工作坊,成功打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作坊矩阵”,让众多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让农闲时节变成持续增收的“黄金档”。
柏底村的服装加工厂内时不时传出缝纫机运转的哒哒声,从裁剪布料、到缝制、检验,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呈现出一幅热火朝天的忙碌画面。柏底村永波箱包加工店凭借其独特的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把控,打造出一系列坚固耐用、款式多样的皮箱产品,把箱包加工产业办得红红火火,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在马湾村,手套代加工与穿戴甲代加工两个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马湾村淑萍手套加工厂内,工人们分工明确,专注地操作着缝纫机,娴熟地将一只只手套进行缝纫、熨烫、打包,各项流程有条不紊。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马湾村手套代加工业务与多家企业达成长期合作,订单源源不断。马湾村穿戴甲代加工厂则紧跟时尚潮流,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打开销路,将小小的穿戴甲推向全国市场。村民们经过培训,熟练掌握穿戴甲制作技艺,每一步都精益求精。两个加工厂共为马湾村提供了近80个就业岗位,让村民们在农闲之余有了额外的收入来源。
走进英言镇赵寨村恒强水晶灯饰车间,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晶在经过工人的巧手,最终成为一串串精美华贵的水晶珠帘,出现在了结婚新人的婚礼背景上。水晶珠串加工就业门槛低、成本小、就业自由度大,成为了附近妇女就业的主要途径,目前已吸纳周边50余名村民就业,有效带动了当地劳动力稳定增收。
从缝纫女工指尖流淌的针线,到匠人手中璀璨的水晶灯饰,这些扎根乡土的“小作坊”,正书写着英言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下一步,垣曲县英言镇将继续推进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加大对“小作坊”的扶持力度,在政策引导、技术培训、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小作坊”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百姓的致富之路,为全面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注入新的活力。(姚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