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运城讯 为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近日,永济市住建局聚焦违法建筑、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建筑垃圾、市政设施五大方面,“五子”合力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助力城市品质提档升级。
严控严拆遏新增,狠抓违建“提领子”。该局严格按照“控增量、减存量”要求,深入开展违法建筑专项整治行动。线下通过社区宣传、张贴标语,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科普等方式,提升市民合规建设意识;充分发扬“白加黑”精神,成立巡查专班,对违法建筑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针对大产权违建,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小产权违建采取“宣传劝导+助拆服务”柔性治理,推动当事人主动整改,切实形成“源头防控—精准拆违—长效治理”闭环管理。2025年以来,巡查违建及自建房50余次、采取封停措施4次。
全域清洁齐攻坚,擦亮城市“靓面子”。该局不断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秉持“精细管理、常态长效”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人工清扫+机械清扫”优势,升级环卫作业标准,对绿化带、墙角等易积存垃圾的死角区域排查清理,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实施全天候动态保洁;对城区35座驿站公厕进行常态化规范管理、维护和清洁,重点将柳园驿站和河东大道驿站打造成“清洁示范驿站”,配备便民充电、饮水设备,打造城市服务新窗口。优化垃圾清运收运路线与时段,实现城市垃圾日产日清,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整治市容祛乱象,做实城市“强里子”。一是破难题。针对占道经营等管理难题,采取“定点值守+常态巡查”,杜绝商家随意摆放经营物品,擅自扩大经营面积。截至目前,规范占道经营行为2000余处。二是设点位。在首阳街、樱花园、怡和苑便民摊点基础上,增设开元壹号便民摊点,实现市容秩序与民生需求“双平衡”。三是除隐患。全面排查大型户外广告牌,拆除无法修复、严重损坏等隐患广告设施,保障头顶安全,排查户外广告牌13处,发现1处存在安全隐患,均已整改到位。强化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开展“门前五包”宣传监督行动,激发商户自治积极性,全面推动“门前五包”责任制常态化、长效化落实。
建筑垃圾严查处,铲除乱倒“清底子”。该局按照“强化管理、从严执法、集中整治、落实长效”原则,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建筑垃圾产生单位严格落实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备案制度,采取“互联网+再生资源”模式,充分利用“智慧城管”平台、“天眼”等技术手段,联合交通、公安等部门开展执法行动,重点打击无证运输、套牌假牌、未密闭运输、超载超限、遗撒物料等违法行为,从源头到终端对建筑垃圾运输进行全程信息化监管;同时,建立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台账,定期进行“回头看”,对已整改问题进行复查,推动建立建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2025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70余人次,巡查建设项目4个,巡查渣土车30余次,排查违规车辆15辆,查处未按规定备案建筑垃圾处置方案项目2个,处罚乱倾倒建筑垃圾行为1起,查处苫盖不严造成抛洒2起,联合交警处理违规倾倒建筑垃圾行为2起,证据保全违规运输车辆4辆,清运无主建筑垃圾1000余吨。
市政设施微更新,民生福祉“稳根子”。该局对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破损、井盖缺失及路灯亮化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摸排,并建立动态化问题台账;根据排查结果,迅速制定修复计划并按照科学、规范原则同步展开维修工作,采取常态化考核与不定时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回头看”。3月以来,维修人行道14处67平方米,安装防坠网13套;维修立交桥中华灯50盏,更换灯泡130个、灯罩40个。同时,聚焦群众需求优化提升绿化工程,实施“微改造”计划,在公园、街头补植各类花卉乔木2.25万余株,清除杂草5120平方米,游园保洁1.7万平方米,维修、更换开关、阀门、提示牌、水箱、垃圾箱及路灯等基础设施73处。
下一步,永济市住建局将持续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以更高标准书写城市管理“民生答卷”,为建设宜产宜业宜居幸福永济贡献住建力量。(王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