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记者李冰蕊)“看好每个病人,就是我作为医生最大的价值。”这是万荣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王国良的肺腑之言。把每一位患者当成自己的朋友,用耐心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细致地检查,力求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这是王国良的工作理念。
王国良(左)与其他医生看CT片。
王国良耐心为病人看诊。
苦练内功 练就过硬本领
普外科虽名为“普外”,却一点并不普通,涉及人体肝、胰、脾、胃肠道、甲状腺等众多脏器。尤其是这些部位的肿瘤,每一台手术,都是“大”手术,病情复杂难度大,对医生提出极高的要求。
作为一名外科大夫,精湛的技术是患者康复的保障。“病人来到医院是寻求帮助的,医生要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为病人服务、解决病人问题的本领。”王国良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刻苦学习,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技术、新疗法,了解普外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不断创新,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015年参加省里举办的骨干医师培训回来后,王国良将先进的治疗理念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使更多的患者受益;2016年任职科室副主任后,他积极协助科主任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并协助特邀专家开展了“腹腔镜肾切除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等多项首例手术,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北京、西安、太原专家的诊治。
坚守初心 视病人如亲人
出门诊、做手术、查房、会诊、换药、完善病历资料,这便是王国良一天的日常。“当医生就要永远把患者放在第一位。”这是王国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医多年,他一直以此激励自己、鞭策自己。
普外科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很多面锦旗,其中有一幅牌匾让人眼前一亮,上面写着“德艺双馨、医术精准”。王国良回忆起这是一位患者父亲送来的。
2017年冬天,城镇中学的一名学生下晚自习骑自行车不慎撞伤导致肝破裂,病情就是命令,王国良接到急诊科电话后迅速进入医院绿色通道,为患者进行手术,经过各个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患者出血停止了,生命体征渐渐平稳。术后15小时患者腹腔引流突然增多,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出血止住了。但术后还要解决休克带来的严重酸中毒、脱机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王国良选择吃住在重症医学科,每3个小时复查一次化验指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患者的生命体征。在王国良及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患者恢复良好。
在王国良看来,医生这一职业是神圣的、高尚的,而要做好一名医生,需要具备高尚的医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这就是医德。医生的工作繁重、精细、极具挑战性,加班加点是常事,医生在做好常规诊治工作的同时,更要真正关心、关爱患者。”王国良说。
共同进步 架起传承“连心桥”
“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团队力量是无穷的。不管是科室的医生,还是来进修的医生,只要想学我都愿意教。同样的手术,不能只是我自己会做,更要让其他医生也能做,并且达到同样的效果。”王国良十分重视团队建设,总是毫无保留地将先进技术传授给青年医生,架起传承“连心桥”。
作为科室副主任,他主要负责科室的院感工作、台账建设、临床数据月报表、病历质控、资料汇总、工作总结;作为科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管理员,他严把无菌操作关、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科室院内感染比例明显降低;与此同时,他每月组织科室人员召开质控会,对上个月病历中存在的问题、临床工作中碰到的疑难病例、存在的安全隐患等一一进行分析总结。他还曾担任院方“围手术期病历质控组组长”“医患沟通小组组长”,每月对全院终末病历进行二次质量控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质量持续改进。
“一把柳叶刀,一颗赤诚心。”他踏实肯干、攻坚克难,一心只为解除患者的病痛;他孜孜不倦、锲而不舍,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18年来,王国良就这样在无影灯下默默坚守,在普外科医学的道路上沐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