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运城讯 近年来,河津市小梁乡紧跟时代潮流,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视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通过基层党组织的有力引导,不断探索与实践,实现了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村集体经济繁荣,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显著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小梁乡小梁村:党建引领合作社 产业兴旺强集体
小梁村集体牵头成立迎丰种植合作社,致力于打造千亩优质粮食种植基地和高标准果蔬基地大棚,通过实践,该合作社每年可为集体增收40余万元,真正实现“支部有作为、集体有收益、农户得实惠”三方共赢。
迎丰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经营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效益,打破了家庭承包界限,实现集中连片作业,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在种植过程中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也进一步实现了“三节两增”(节水、节肥、节工、增产、增效)的目标。此外对粮食进行统一销售,提高合作社在粮食交易中议价的话语权。在收入分配过程中,迎丰合作社不断完善“保底收益+盈余分红+浮动工资”的三次分配机制,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在收益分配方面通过“全程服务+保底承诺”,确保入股农民每亩土地在全年收入不低于600元的基础上,还能获得入股分红,大大提高农民收入。
下一步,小梁村计划再流转整合土地200余亩,实现连片作业1000亩,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延伸产业链条,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真正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让村集体富起来。
小梁乡刘村:产业引领树典范 务实笃行促发展
刘村位于小梁乡中部,主导产业为葡萄、苹果等经济作物。近年来,刘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挖掘历史文化,推动文旅融合,探索出“党建+农业+体育+文旅”发展模式,以农文体旅共兴,推动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成功获评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刘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益园种植合作社,带动260户农户发展葡萄产业,重点打造百亩高标准水果避雨棚,大力发展“阳光玫瑰”“妮娜皇后”等高端葡萄品种,三年挂果后可为集体增收50万元。该合作社优先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8600元。此外,该村坚持“党建+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依托村北白起庙、点将台等历史遗迹,将葡萄特色种植与人文资源相结合,规划建设葡萄长廊采摘和环村旅游路,打造“刘村乡村特色一日游”。同时利用独特地势,修建汽摩越野赛道,打造汽摩越野赛车基地,多次成功举办大型越野赛事,真正实现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转变。
下一步,刘村将坚持党建引领,在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带领全村老百姓按下思想观念“快进键”,踏入产业发展“快车道”,取得增收致富“加速度”。
小梁乡马家庄村:建设香椿棚 栽下“摇钱树”
马家庄村位于小梁乡南部,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曾获“国家森林乡村”“运城市文明村”等称号。近年来,马家庄村坚持把群众增收作为重中之重,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投资建设香椿大棚,促进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马家庄村立足本村实际,投资建设香椿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同时流转25余亩土地建设香椿育苗基地,村集体每年可增加收入5余万元,并带动10名脱贫户稳定就业。在香椿种植过程中,马家庄村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夯实种植基础,实现现代化作业,在降低香椿种植成本的基础上,推进香椿种植的科学化管理。此外,支村“两委”还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按照“建基地—创品牌—抓市场”的工作思路,通过合作社经营、村集体监管、收益分红的模式,推进香椿特色产业链条发展。同时对接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培训与指导,实现村民“家门口”能就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下一步,马家庄村将继续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发展壮大香椿产业,延长产业链,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真正走出一条产业振兴、联农带农的乡村振兴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