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记者李冰蕊)连日来,运城“热度”持续走高,文旅“菜单”不断上新、文化传播跨越山海、产业发展彰显实力……这些也成为央媒讲述“运城故事”的鲜活事例。透过央媒的镜头,能看到一个在经济、生态、文化多个领域展示出强劲发展动能的运城。
“五一”小长假,运城好山好水好戏连台。
“五一”期间,运城关帝庙景区游人如织。记者兰立强 摄
“五一”期间,大型沉浸式游园演出《宋韵·南风歌》精彩上演。记者兰立强 摄
“去山西运城,游永乐宫,看七彩盐湖……”央视《朝闻天下》5月1日报道,“去哪儿旅行”平台上,335个旅游目的地酒店和票务预订同比增幅数据显示,截至当时,在“最受游客欢迎”的20个小众旅游目的地中,运城位列第二,特色标签是自然、人文、美食。
2024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运城文旅产品供给丰富,紧随市场需求,新产品、新玩法深受游客青睐。互动演艺活动“关公门前耍大刀”“刘关张巡游”,大型沉浸式游园演出《宋韵·南风歌》,彰显了运城特色、赚足了口碑人气;华夏寻根游、古建遗存游、国宝文物游、黄河文明游、非遗传承游5条精品研学旅行线路在假期期间也备受追捧;运城盐湖、东湖早市、“水上列车”等再次火热“出圈”,让各地游客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
5月8日,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山西运城文旅市场火爆,小众旅游目的地成新宠》报道,讲述运城持续打造“国宝第一市,天下好运城”文旅品牌,在“五一”假期中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和脚步。
游客与博物馆“双向奔赴”,他们在这里读懂运城的文化气质。
运城博物馆游人如织。记者兰立强 摄
游客在运城博物馆参观。记者兰立强 摄
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开幕。会上发布了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结果,新增国家一级博物馆123家,运城博物馆位列其中。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运城博物馆,一窥华夏古文明的灿烂星光,开启一场沉浸式穿越时空的旅程。
5月3日,人民网发布题为《前往运城博物馆 读懂古代中国》的高清组图,展示了“五一”小长假期间,运城博物馆内游人如织的场景。
5月16日,新华网在《如果文物会说话|看这个新晋一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报道中,介绍了运城博物馆内三件“镇馆之宝”——距今4500多万年的世纪曙猿下颌骨化石、6000多年前的彩陶盆和商代早期的前庄方鼎。
5月16日上午9时,在众多网友的“云端”守候下,由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省文物局指导,市文物局主办的“走进运城博物馆·寻根文明”网络直播活动在国家文物局、央视网等抖音账号准时开播。作为“5·18国际博物馆日”特别联播,此次直播吸引了近180万人次“云游”运博,沉浸式逛展览、看文物、品文化,触摸历史文脉,了解文明密码。
运城:在人文与经济交融互动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图为永济开张镇养殖的南美白对虾。 受访者供图
运城盐湖:生态美景入画来。记者兰立强 摄
千年好运,风华满城。古老的河东大地,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生态良好风景如画,产业发展动能澎湃。
5月14日,新华网以《聚焦高质量发展|从网络热词看山西运城产业发展的“三张牌”》为题,从“南美白对虾成新特产 运城特优农业上新”“新能源汽车闪亮登场 运城‘合汽生材’初成势”“‘水上列车’出圈 助力运城打造旅游热点门户”三个方面介绍运城产业发展的“三张牌”。文章称:“2023年下半年以来,让运城出圈的‘黄土地新特产’‘新能源汽车’‘水上列车’等,恰与当地在产业发展中打出的特优农业牌、‘合汽生材’牌、文旅融合牌不谋而合,而网络大流量的背后正是‘三张牌’迸发的新动能。”
5月16日、17日,新华网先后推出《这样的运城,值得火!》《瞰·运城|一幅优美的生态画卷》《瞰·运城|一部绵延不断的“编年史”》《瞰·运城|一座蓬勃发展之城》,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展示运城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城市风貌。
湖光山色两相和,初夏运城盐湖风景正好。
5月23日,人民网发布《山西运城:夏日盐湖色彩斑斓》,以高清大图展示夏日盐湖美景。
文旅热、风光好、产业兴,央媒镜头里的运城大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