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省高院对人民法庭工作的重要安排部署和孙洪山院长调研运城人民法庭建设的讲话精神,深化人民法庭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继3月25日全市人民法庭工作推进会后,4月22日至25日,运城中院民一庭会同政治部、技术处对全市人民法庭实质化运行和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进行实地检查督导。



本次检查督导工作旨在落实人民法庭“三个面向”和“两便”原则,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深入开展。检查督导组以全市人民法庭工作推进会上提出的“六到位”和“五保障”为具体标准,对各基层人民法庭的基础建设、运行情况及教育整顿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确保优化人民法庭功能,方便群众诉讼。
已实质化运行的36个人民法庭,基本实现科技法庭、人员、安保,立案、电子签章和车辆配置“六到位”,不仅提升了法庭的智能化建设,而且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诉讼,使法庭能零距离地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
督导组要求:
1.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处在司法服务的前沿,各基层法院一定要重视法庭建设,进一步转变司法为民理念,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引向深入。
2.人民法庭应结合辖区工农业发展情况及案件特点,建设专业化法庭,鼓励法庭实现“一庭一特色”,打造特色法庭。
3.人民法庭要学会“借力”,用好“外力”,加强与党委、政府及各基层组织的沟通协调,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注重调解工作,推进诉源治理,努力将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4.人民法庭要发挥面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注重履行人民法院的普法职责,丰富普法形式,坚持巡回审判,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法治乡村建设上做贡献。
5.法庭工作要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角度出发,开通司法服务的绿色通道,加大便民利民措施,切实为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

督导组通过查阅教育整顿相关材料、考察法庭干警应知应会知识点,对人民法庭的教育整顿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全面督导检查,并要求人民法庭必须建立教育整顿和党建活动室,实现一室多能,把教育整顿和党史教育做实做细,把教育整顿的成果转化为为辖区群众办实事、解纠纷的司法服务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