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聚焦各县

芮城县永乐镇蹚出双向经济发展新路径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聚焦各县

黄河新闻网运城讯 8月31日,芮城县永乐镇第四期“锁业培训”如期结业,部分学员已分至下游公司步入为期三个月时间的实习阶段;固定投资500万元的永乐镇益农中药材加工基地,施工建设如火如荼,预计10月份投入使用;在永乐镇上庄村海涛菊花加工厂内,40余名员工正在忙着筛选、包装,装车;在永乐镇万恒药材合作社内,一垛垛有序分类的中药材码放得整整齐齐,即将发往全国各地……今年以来,芮城县永乐镇党委、政府立足本地实际,依托资源优势,紧紧围绕“请进来,走出去”发展思路,能人出去闯市场,致富归来报家乡,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蹚出双向经济发展新路径。

请回好技术,人才走出去有“胆气”

“从2018年3月份开店营业至今,每天营业额由最初的300元发展到现在的700元左右,目前保持稳步发展态势,总体感觉这个行业既赚钱又体面,如今认可我们‘芮城锁业’的当地群众越来越多……”近日,远在西安创业的芮城县永乐镇杨涧村人杨卫和通过微信向笔者分享他的喜悦和收获。

要发展地方的劳务经济,必须打造出响当当的劳务品牌。近年来,永乐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壮大产业的富民工程来实施,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把劳务输出品牌打造与当前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紧密结合,把“打鱼”的本领传授给老百姓。

“芮城锁业”就是当地着力打造的“劳务品牌”之一。头顶“西北锁王”桂冠的张立新是芮城县永乐镇人。自1995年离开家乡只身闯西安,24年时间,他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凭借“工匠精神”,将自己的事业从摆地摊发展成为集产、业、学、研于一体的专业化锁业集团,以浙江为锁业研发、生产基地,面向全国生产、销售各类锁具,带动和培训锁业人员近千人,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2018年初,芮城县委、县政府为张立新颁发“芮城锁业”劳务品牌牌匾,县“凤还巢”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其签订了运城市劳务品牌“芮城锁业”培育推介协议。2018年8月,在永乐镇党委、政府和芮城县“关爱办”的倾情召唤下,张立新回到家乡,成立“永乐镇杨涧村电商平台”,通过采取专业锁具知识现场培训、电商销售技能培训等方式,驻地杨涧村,以乡镇片区为输出单位,不断提升“芮城锁业”培训力度和劳务输出质量,带动当地富余劳动力、困难群众实现灵活就业。

“我今年51岁,因为肢体残疾,摆了20余年地摊配钥匙,想开店铺没技术,收入勉强维持生活。经朋友介绍,8月初来到芮城,开始跟随张老师学习锁业相关知识。一个月来,我吃住在老师家里,目前基础理论课程已经结业,初步掌握了保险柜锁、汽车锁、民用防盗锁等锁具的知识原理,马上就要进入实习阶段。”9月1日,来自霍州市的任良宝师傅告诉笔者。对于未来,任师傅信心满满。

截至目前,“芮城锁业”已培训芮城籍学员600余名,仅杨涧村就达230余名。依托“芮城锁业”走出永乐的学员遍布全国60余座城市,带动从业人员达到1350余人,年实现工资性收入约1.6亿元。永乐锁业已发展成为当地群众的“脱贫经济”和“致富经济”,成为撂响全国的劳务品牌。

请回好人脉,质量走出去有“底气”

与“芮城锁业”一同吹响脱贫攻坚决战冲锋号的,还有当地的药茶产业。近年来,随着康养概念的深入推广,药茶产业成为一项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朝阳产业。3月31日,在芮城县委常委扩大会上,县委书记张建军指明永乐镇发展思路,在保证优质小麦基地基础产业和大棚菜的基础上,种植中药材,“壮大药茶产业,做强康养品牌”。按照县委提出的发展方向,永乐镇党委、政府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种、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工作思路,把药茶产业作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重要抓手,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永乐镇地处黄河北岸,北高南低,一面阳坡,独特的水土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全镇中药材、康养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万余亩,其中青笋2500亩、花椒5000亩、菊花7000亩,山药、黄芩、地丁、红参、红花等6000余亩,实现经济效益占全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5%。依托中药材和康养农作物产业,永乐镇9个菊花加工厂相继成立,5家中药材收购合作社取长补短,为助推当地药茶产业发展共同发力。8月21日,在永乐镇蔡村益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由外地客商投资500余元的中药材加工基地正式开工,在如火如荼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挥汗如雨,围观者热情高涨,即将竣工的加工基地,届时将极大缓解当地中药材贮存、加工和销售问题。

8月31日,记者一行走进永乐镇“万恒药材合作社”内,一堆堆柴胡、远志、瓜蒌、黄芩等中药材被数十名工人悉心筛选、加工,然后放入纸箱、打包入库。忙碌空隙,合作社负责人宁孟喜拿起手机,将现场拍照上传到客户微信群。“今年合作社通过微信群系统发布,订单十分火爆,武汉已经有客户订了1万斤。”宁孟喜说,“合作社集中精力发展中药材,目前基地已经扩展到1000亩。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武汉九州通医药企业,按照‘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村民提供耕地和人工’模式,再由企业保底回收,继续扩大现有规模。”提及合作社愿景,宁孟喜信心满满。

在永乐镇蔡村益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由外地客商投资500余元的中药材加工基地正式开工,极大缓解当地中药材贮存、加工和销售问题。一时间,为进一步加大药茶产业发展力度,永乐镇立足本地实际,结合芮城亚宝药业董事长、运城市药茶协会会长任武贤家住永乐镇任家庄村的人脉优势,打好“乡情牌”。在镇党委、政府的多方跑动下,4月17日,亚宝药业与永乐镇签订药茶发展扶贫合作:5年内向永乐镇提供20000亩保底收购价;与蔡村合作建设集体流转土地590亩黄芩生产示范基地。依托亚宝药业资源优势,永乐镇以“党建引领+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6+”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建立合作帮扶关系,稳定种植户的积极性,引领群众大力发展黄芩、柴胡、远志、瓜蒌等中药材,切实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实现乡村振兴。

“像我们这样规模的厂家,全镇总共9家,都是订单作业,加工成菊花茶产品后,销往杭州、北京、上海、成都等地,按照保守计算,菊花亩产量3000斤,每年仅菊花一项收入可达5000万元左右。”永乐镇上庄海涛菊花加工厂负责人任海涛向记者介绍说,“现在正值菊花采摘期,每天厂里收购菊花8吨左右,因为两个品种的菊花采摘期总共只有两个月,厂里常驻员工8人,采摘期能解决4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全镇4000余户菊农,时间紧,根本忙不过来,现在有任总做强大后盾,不仅农民对康养农作物的种植有了信心,也让永乐镇的中药材产业拓展外围市场更有‘底气’”。

“请进来,是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信息回归、企业回迁的一笔隐性财富;走出去,是劳务输出、产业拓展、产品外销的一项经济回流。永乐镇蹚出双向经济发展新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芮城县委书记张建军对永乐模式给予高度评价。(曹飞 张学晋)

  • [编辑:张萍]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