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聚焦各县

村民变股民 河津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聚焦各县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这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中心内容,也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河津市科学谋划,精心安排,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目前已全面完成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权量化、成立组织四阶段工作。全市143个行政村共清产核资41.70亿元,确认成员303909人,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23个。目前一个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体系正在加快构建。

强化领导,广泛宣传发动群众

2018年,河津市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如何先行先试,取得经验,全面推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河津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河津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行动计划》。市乡村三级书记亲自挂帅,职能部门有机联动,乡镇干部具体推进,农经部门审核把关,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狠抓宣传发动,通过网、报、台、公示榜、宣传册等宣传平台,积极向干部群众宣传解读中央和省、市改革政策,多次聘请省内外领导、专家对乡村两级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组织6批800余人外出考察学习,使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要点,掌握了程序,鼓足了干劲。

保证重点,明晰清产核资路径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既是基础更是重点。针对农村集体经济长期形成的债权债务多、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等突出问题,该市探索总结并形成清产核资“八步走”工作法。一是清查入账:对村账面资产、资源性和公益性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并拍照编号;二是分类登记:资产、资源按类别详细登记其名称、数量及使用情况,做到内容全面、事实清楚;三是逐项核实:对登记的“清产核资”逐项核实,做到数额无误、产权明确;四是公开公示:对清产核资结果张榜公示一周,直至公示期满、群众无异议,再往下进行;五是民主决策:依据各村惯例,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说明、表决和确认;六是审核把关:清产核资结果、群众意见和代表大会决议逐级呈报乡镇农经站、乡镇政府审核认定;七是发布公告:将审议认定最终结果再次向全村发布公告,接受群众检验;八是建档录入:对清产核资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成果分类整理并建立纸质和电子档案,按照要求逐村逐组、逐表逐项录入农业农村部清产核资系统。通过实施“八步走”工作法,做实了工作步骤,摸清了集体家底。全市共梳理和化解债权债务、追回少缴欠缴集体资金700余万元,盘活账外资产3000余万元,规范完善各类经济合同130余份,农村集体总资产核实前比核实后净增0.34亿元,既盘活了集体资产,又激活了生产要素。清产核资国家系统录入一次性全部通过,达到100%。

攻克难点,分类探索集体经济管理新方式

成员确认和股权量化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十分敏感,极具挑战。该市在坚持依法依规、严格程序、民主决策的原则下,根据不同地域、资源、条件等特点,分类确定“攻坚点”和“突破口”。针对城中村和厂郊村土地价值高,经营性资产总量较大的实际,他们将改革重点放在成员身份确认和折股量化上。在不突破政策底线、不损害村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城区街道办东关村人口结构复杂,集体经营性资产大,寸土寸金,是典型的城中村,该村在成员身份界定中细化实施办法,做足“绣花”功夫,清除了145名不够成员资格认定的人员。仅此一项,在2018年年终分红中,每个成员比上年分红数额增加了10%。针对纯农业村土地等资源性资产占比大,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特点,他们在成员确认和股权量化中,坚持“依规依民,能确尽确”。

小梁乡南梁村是一个只有630口人、1130亩耕地的纯农业村。在成员确认中,该村将户籍在村、有承包地、没户籍没承包地的村民全部确定为成员,在股权量化中满股为10股,依次按10股、8股、2股配置股权,为下一步发展搭建了回乡创业平台,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针对搬迁村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型资产占比大,建设资金总量大的实际,采取资源性资产以资金和土地两种形式全部量化到成员的方式进行股权确认。下化乡南桑峪村集体资源性资产较大,荒沟荒坡及矿山等价值6000万元,在资产量化中,根据群众意愿,将资源性资产以资金和土地两种形式全部量化到成员,每年集体收益将达到650万元,成员股金每人达2000元以上,得到了群众认可。

明确方向,拓展壮大集体经济途径

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摸清了家底,盘活了资产,赋予了群众权能。如何优化配置,开辟壮大集体经济途径?赵家庄乡邵庄村立足城郊村区位优势,依托集体经济组织,承接城市服务功能,实现了深度融合,加快了村民住宅区开发建设、建立物业管理公司、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步伐,达到壮大集体经济、群众致富的目标。僧楼镇北方平村通过改革,追回拖欠集体款115万元,增加集体资产19万元,收回集体土地29亩。他们将收回和盘活的资金资产,准备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平田整地和用于群众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土地,形成规模化、集体化农业发展之路。小梁乡伯王村利用长期撂荒的沟坡地准备发展特色旅游和农产品深加工。同时,该市借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及早谋划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理思路、建制度、搭平台,通过集体领航、村企共荣、田园旅游、依城兴商、转型搬迁五大模式和重点开展的“一企帮一村”活动,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

  • [编辑:张萍]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