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新闻聚焦

【专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四)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新闻聚焦

堂哥的梦

梦,人人都有。只是每个人所追求的梦不同而已。但共同的一定是国泰民安、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公平正义。作为一个农村普通人的堂哥,他的梦想就是,交通工具不断更新,出行更加方便。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堂哥出生在一个比较贫穷的农村小村庄,那时人们赶集访亲只有用腿充当交通工具,就是现在人们戏说的“11路汽车”,甚至到县城也要步行,十大几里的路程,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赶到。而当时作为主要运输工具的马拉大车,同时辅助发挥着交通工具的作用。生产队的粮食收获了,堂哥的父亲就很神气地挥鞭打马,赶着装满粮食的大车奔赴县城的粮站。这中间就捎带人们一段路,人们坐上马车很舒服,也很神气。

1980年,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们的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有了一些积蓄。在堂哥的软磨硬缠下,大爷找熟人拉关系说好话走后门终于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那可是全村第一辆。车刚到家门,全村的人都扶老携幼地来观看“稀罕动物”。有的摸摸车轮,有的摸摸车身,还有的想要坐一坐。大伙儿叽叽喳喳,热闹极了。后来自行车普及到全村,大家都骑着自行车到城里去办事、玩耍。那时候农村女孩结婚,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地位无异于现在的私家车。

1994年,堂哥在村子里办起了厂,拉了一帮过去的穷朋友在厂里当起了工人。他就梦想着,啥时也换上摩托车配上大哥大,也赶时髦“烧”一回。堂哥带着一帮兄弟们吃苦耐劳,起早贪黑,厂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规模一天比一天大。没过几年,为了业务需求,堂哥就先后实现了摩托车与手机梦。“那时骑摩托车,比现在开奔驰、宝马感觉还要好。”堂哥笑着说,那时候我觉得生活很富足,现在看起来总觉得自己也太容易满足了。

可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买了摩托车没几年,农村的大街上出现了小汽车。村里有办喜事的,摩托车就被淘汰了,一辆辆小汽车浩浩荡荡地奔向新娘家,好像谁家的车多谁就有档次似的,风光无限。其实,这些小汽车大多是从县城里租来的。堂哥的心里又不安分地痒痒起来,什么时候两个轮子的摩托车能换成四个轮子的小汽车呢?

2008年以来,堂哥的干劲更足了,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村村通柏油路修到家门口,我们村2层小楼也如雨后春笋般一幢幢矗立起来,大部分人买了电脑,上了网。生活与城里人一样方便。堂哥的厂子进出货再也不用发愁了,昔日晴天“扬灰”,雨天“水泥”路的窘境已成为记忆。他实现了他的汽车梦,先是买了一辆面包车。这不,还没有2年就新添了一辆崭新的桑塔纳,令很多城市人眼热不已。

去年过年回老家时,堂哥又谈起了他的新梦想,准备把厂子里的技术和管理岗位交由对口专业的大学生管理,给他们的工资一定不比“国家正式工”低。原来一直笑话堂哥痴人说梦的我,再也不敢小瞧他这个梦了。为啥,买飞机的农民已经见诸报端,富了的农村人啥都敢想!

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所以,我坚信,只要努力,只要奋斗,堂哥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王凤娥)

改革开放四十年沧桑巨变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我虽无缘亲历改革开放40年来的每一步进程, 但却很荣幸地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来最伟大的时代,见证了诸多伟大时刻,目睹了诸多伟大实践。

从1997年的香港回归、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再到2016年G20领导人峰会在杭州召开、2018年10月23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同时,我也饶有兴致地关注着改革开放前和自己出生前的时代,从与父辈闲聊及文学影视作品中了解了很多很多。从父辈口中的挨饿幻想顿顿吃白面馒头的“小小梦想”中,我感受到那个拮据时代物质的匮乏;从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里,我看到普通人在那个时代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等等。我能够很深刻地体会到改革开放4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感激改革开放,她让我们享受衣食住行无忧,有机会接受最先进的教育,拥有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改革开放40年,从衣食住行这几件小事上,我切实感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顿顿吃白面”到“天天吃上肉”,从“年年穿新衣”到“天天过大年”,从拥挤简陋的小窑洞到温暖阳光的大房子,从出行靠自行车到小汽车的普及,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列列火车横贯家乡,电脑电视电冰箱进入每家每户,在不经意间,我们的家乡已随着时代的变革,迈入了小康社会,大家不愁吃穿,物质生活水平更是前所未有地提升。我不禁要为这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成就点赞!

试想一下,如果40年前没有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90后的这一代人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呢?物资限量供应,买张硬座票还需要四处托人,三代人甚至四代人挤在一个狭窄的屋檐下,论资排辈眼巴巴地等待单位分房。现在大部分人都拥有独立住房,手指轻轻触碰手机,可以淘到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商品,想飞到哪里度假就可以去哪里度假,今天的我们所拥有的幸福感是无与伦比的。

改革开放40年,我们有机会接受最先进的教育,传统的私塾教育、西式的学校教育、出国留学。最近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90后的受教育环境不断改善,大学生早已不再稀罕,即便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农村地区的孩子也有各种补助和贷款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改变命运。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家的孩子有机会出国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接受到国际更好的教育。近年来,中国留学生数量逐年攀升且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出国留学、交流访问、假期游学已经越来越普遍。

过去,或许家长的期待是让孩子上全市最好的高中,读全省或者全国最好的大学,我们的舞台是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一个国家;而今天,家长的期待是让孩子上全球最一流的学校,培养有国际视野的顶尖人才,我们的舞台已经大到可以装得下整个世界。

改革开放40年,我们拥有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来看,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一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一个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对我们90后而言,新时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时代,它赋予我们新的伟大使命,它呼唤我们胸怀舍我其谁的担当,让我们拥有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一面凝视着历史,一面期许着未来,深感责任之重大,我们已经不是孩子了,我们已经迈入了社会,我们的成长已为各行各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有问题就去解决,有梦想就去实现。虽然没有参与到改革开放从无到有,但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历史选择我们见证改革开放从有到优,这是神圣而光荣的。面对这样的历史使命,我放弃在城市工作,选择到最贫困的地区担任扶贫队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愿年轻一代都能砥砺前行,勇立时代潮头,绽放青春光彩,书写人生华章,拥抱光明未来。

改革开放的40年,我亲眼目睹并体验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期待再一个40年。(白 洁)

四十年来家国情: 我与改革开放

恢复高考:无缘大学 有缘执教

1978年,是全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我参加高考,被西藏拉萨大学录取,当时的大学生是凤毛麟角,天之骄子。但爱子心切的母亲却不让我走,不想让我这个文弱书生远隔千山万水去氧气稀薄、冰封苦寒的青藏高原。为了不让母亲担忧,我只到了拉萨几个月就跑回来,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留在家乡福建石狮的一所小学任教。开始是教四年级学生的语文,还兼班主任。这个班成绩很差,各项评比倒数第一。我整顿班风班纪,给学生讲新的高考政策、国家形势,同学们知道学习有用,将来有出路,都开始努力学习。期末考试,全班成绩显著提升。那些四年级的小孩子,都非常调皮,但也很可爱。我至今还记得,两年后我离开学校,学生们都眼泪汪汪的,舍不得让我走。教书的那段经历虽然时间不长,但带给我很多东西,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如果我当年留在拉萨,也许会被祖国培养成为一名民族地区的高级干部;如果我坚持执教,也许会成为一名桃李遍天下的特级教师。

改革开放:随父赴港 商海立足

人生没有如果。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风云激荡,国家百废待兴。1980年,随着父亲的召唤,我告别美丽的石狮,告别了清贫但无比幸福快乐的教师生涯,坐着火车来到香港。在香港,我第一次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熙熙攘攘的繁华街景。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里闯出一方天地。

万事开头难,刚到香港的那段日子更是非常艰难。虽然奶奶那里有个住处,但空间狭窄,一家人挤在一所30多平方米的小屋子里。更麻烦的是找工作,我初来乍到,人地生疏,不会讲广东话,跟人沟通起来很困难。为了攻克语言关,我坚持每天晚上看电视,跟着新闻节目的播音员学广东话。一开始完全听不懂,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凭着自己的语言天分,我只用了个把月时间就基本学会了广东话。与此同时,我晚上还到英语专科学校学英文,日常英语会话我都可以应付得来。

攻克了语言关,就去找工作。当时内地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商品一片空白,需求极其旺盛。香港的电子、服装、塑料等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如火如荼,到处是招工广告。我文化基础好,进入了一家电子厂,做了一名装配工人。随着内地消费能力的提升,香港对内地的贸易额节节攀升,香港人有钱了,奢侈品需求日益强劲。我看到皮草业日益火爆,就到一家皮草店做学徒。正所谓“业精于勤”,两年半以后,我的手艺终于练出来了,比一般的学员要快好几年。于是我就带着两个师弟,到另一家的皮草店做起了承包和加工的工作。由于手艺过硬、为人诚恳,老板很赏识我,客户也非常信任我。就这样,我挣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并且成家立业,在香港站稳了脚跟。我深深地感到,如果没有内地的改革开放,就没有香港的经济腾飞。是内地巨大的市场需求激发了香港的活力,使其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同时香港也把先进的电子、贸易、金融、物流、管理带到了内地,促进了内地的发展。

香港腾飞:进军地产 行稳致远

从一无所有到立足香港,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而这些梦想的实现,激励着我去实现一个更大的梦想:进军房地产。我预见到,香港背靠内地,发展势头强劲,房地产市场必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虽然从事皮草业给我带来较为丰厚的收入,但我却毅然决定转战地产市场。1990年,我把当初花33万元购置的一套房果断转手售出,竟然卖了58万,净赚了将近一倍,进一步坚定了我的信心。但是进入地产业,如果做楼盘开发,必须投入巨额资金,这显然不太现实。于是我决定创立一家地产代理公司,做中介服务。当时太太对此颇有顾虑,认为自己创业会承担很大的风险,而且过去从未做过这一行,什么都不懂。我却说:“现在我已经27岁了,如果再不创业,到了30岁以后,也许就没有这个冲劲了。不懂也不是问题,我们可以边学边做,只要付出努力,用心经营,一定可以克服任何困难,决不会做得比任何人差!”当时香港“丽的电视台”刚刚被收购,改名为“亚洲电视台”。我和太太商量之后,决定就用“亚洲”作为公司名,并于1990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从此,我翻开了事业的新篇章。

由于从小生长在内地,我深受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亚洲地产代理有限公司创立之后,我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应用到公司的经营管理上。我始终坚信:天才出自勤奋,任何事只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去做,就没有理由不成功!

与此同时,我开始在投资商铺大显身手。1997年前后的亚洲金融风暴,曾让我遭受不小的经济损失。幸而中央政府出手救市,香港很快恢复了繁荣。我重振旗鼓,转而投资商铺。由于我眼光独到、有胆有识,在投资上大有斩获,盈利颇丰。收获最快的一次是2010年底以约4000万人民币购入大角咀嘉善街的一套1.8万平尺物业,一个月后,我便以5500万元售出。我的经验,一是祖国内地的发展一定会带动香港的飞速发展;二是慧眼识珠,楼盘就像玉器,需要精心雕琢,用心装修,就像嫁女儿,三分长相,七分打扮,扮靓才能找个好人家;三是选商铺一定要亲力亲为,要有自己的投资原则。为了选中称心如意的商铺,我经常白天测人流量、询价,晚上就亲自去量尺寸。因此我投资的商铺几乎百分之百都能大获成功。

人生是由不同的阶段组成,经历了年轻时期的奋斗过程,到了今天,事业已更进一步,朝着多元化发展,从地产代理业务发展到工商铺投资,现在已经是香港地产界资深投资者。十几年来香港地产的突飞猛进,价格倍数上升,使我赚取到丰厚的利润。

最近更与朋友合组财团,以港币402亿元购入香港中环中心大厦75%业权,价格打破香港有史以来单项物业纪录。同时也投资参与广东和福建房地产开发。此外,业务更发展到金融财务公司、零售、餐饮等行业。祖国改革开放40年,带动香港经济腾飞,也是让我有所成就的重大原因。

现在我也是一名地产专栏作家,我与朋友合作出版了《百年经验话楼市》(梁振英作序)一书,并经常在经济日报、星岛日报、雅虎网站、Propertyhk 网站和地产资讯等著名媒体发表文章。随着内地经济转型,高速发展阶段很难接续,未来的市场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我们要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勇于面对竞争,而且要懂得扬长避短,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对香港而言,深港澳动车已然相通,随着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香港地产业的前景也无限光明。

圆梦家国:回报社会 弦歌雅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深知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祖国大陆的发展和香港的繁荣稳定。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报效祖国。近年来,我担任了山西省政协常委、福建石狮市政协委员、香港专业地产顾问商会会长、香港东区工商业联会会长、全港各区工商联永远名誉会长、湾仔文娱康乐体育会名誉会长、自由之友港岛区委员会执行主席、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执行董事等。虽然商务繁忙,但我总是挤出时间参与各项社会事务,以尽绵薄之力。

香港回归前后至今,我撰文坚决反对搞乱香港、反占中、反港独,全力支持爱国爱港,维护香港繁荣稳定。针对有人反对学校推行国民教育,我撰文声明:国民教育是一种责任,连欧美等先进国家都非常重视。身为香港人,也是中国的一分子,不应该不了解自己的国家,更没理由连国旗、国歌都不懂。相反,让学生了解中国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和近代历史,有利于我们对国家发展和衍生问题作出理智判断。香港回归21年,国家对香港给予了很多善意优惠政策,无论是经济或民生方面,均关怀备至,香港得以安然度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世界金融海啸。

在香港打拼事业多年,深知财富不仅来自自己的勤奋,更来自祖国和香港的高速发展。我经常参与慈善活动,回报香港和大陆父老,在回报桑梓、敦睦乡谊、加强交流等方面都不遗余力,做了很多实质性的工作,既出力又出钱。我曾多次慷慨解囊,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款,为母校捐建校舍等等。在做社团工作、回报社会时,我决不掺杂任何个人目的,只是纯粹的情感沟通、义务奉献。“只顾耕耘,不问收获,不求回报”,这正是我对祖国和社会的一片衷肠。

担任十一届山西省政协委员和十二届山西省政协常委以来,我积极了解山西、建言献策,参加各类调研,参与山西港澳委员联谊会各项活动,宣传山西厚重文化和开放政策,为五台山大般若寺、五台小学捐款捐物。作为一名常委,我将尽我绵力,组织热爱山西的香港人士,加强与山西的交流合作,把香港的管理、贸易、物流、金融等优势带给山西,把山西的矿产、文化、旅游和其他优质资源介绍给香港,互通有无,相互促进。

我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唱歌。香港的繁荣稳定和祖国的长足发展,让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歌为心声,我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策划了《华夏之夜音乐会》。小时候梦想有一天能登上舞台,如今,却正是华夏腾飞的中国梦,圆了我的人生梦和舞台梦。(蔡志忠)

  • [编辑:王倩]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