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新闻聚焦

【专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三)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新闻聚焦

看这四十年,沧海变桑田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四十年里,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是日新月异。这四十年,我们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一滴水可以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那么我们这个小家何尝不能反映我们国家这四十年的巨大变迁?我从吃、穿、住、行几个方面来回顾四十年来我们家发生的变化。

〔吃〕

我出生于1984年的霍州,彼时改革的春风刚刚吹到我们这个山西南部的小县城。那时的商品奇缺,记忆中最美味的零食莫过于饼干。妈妈当时在什林铁厂上班,她总是疼爱我给我买点零食,那时候火车上能买到饼干,妈妈有时候就坐火车去上班,就为给我买饼干。

还记得我五六岁时,一天下午妈妈还没下班,我哭闹不止,小姨那时候正上初中,同学给了她一颗花生米,她没舍得吃,为哄我就给了我,我吃了以后马上就不哭了,巴望着小姨的手里问:“还有吗?”现在想起来真是忍俊不禁,但那颗花生米的味道至今难忘。

十来岁的记忆中,过年去姥姥家,姥姥总会做好一锅烩菜,我们坐在炕头的小方桌旁,看着姥姥把提前炒好的薄薄的,油亮油亮肉片拨到我们碗里的时候,口水已经咽了好几次。

现在为了让孩子吃好,家里的饭桌上天天变着花样。随着网络、物流的快速发展,各地的食物甚至国外的食物也常出现在饭桌上。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人实现了从吃饱到吃好的巨大飞跃,菜篮子工程也真正造福了千家万户。

〔穿〕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当时父辈们穿衣的真实写照。我们的衣服都是哥哥穿完弟弟穿,姐姐小了妹妹穿。我在家中排行老五,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穿上新衣,不过也是妈妈自己缝制的。还好妈妈手巧,简单的布料或者毛衣上绣上或勾上漂亮的图案,总能让我的小伙伴们羡慕一段时间。

鞋子一般都是自己家纳的,父亲的一双黑色皮鞋是我对皮鞋的最初记忆。父亲的黑色皮鞋总要等到过年或者出门应酬的时候才会穿,穿完之后都会打得油光锃亮,犹如珍宝般收起来。

关于鞋子我还经常给我的孩子们讲《一双球鞋》的往事:小学五年级的六一儿童节,我担任主持人,同时还是节目《红星闪闪》的主角,又是班里的三好学生,可是那时候迫于生计,妈妈在离家挺远的朱杨庄上班,有时候半个月才回一次家,直到彩排的那天我都没有一双老师要求的白球鞋,我穿着一双黑布鞋,当时可能是虚荣心作祟,彩排中两只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藏。第二天就是正式演出,我朝思暮想的白球鞋仍没有回来,我愁眉苦脸地去学校,邻居堂姐看到了问我,我告知原委,堂姐把她家姑娘淘汰的白鞋给我找出来,那双鞋子又大又黄,我往鞋子里塞了卫生纸,表面涂了白色粉笔末,虽有遗憾但总比那双黑布鞋强了不知多少倍!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街上开了许多由温州人开设的缝纫店,西装才开始流行开来。记得那年哥哥本命年,妈妈去温州裁缝店给他做了一身酒红色西装,生的本来就白净的哥哥穿上那身西装别提有多帅了!

再后来,唐荣市场、华怡商场相继占领市场,成衣店取代了裁缝店;再后来东大街、大众路上的专卖店更似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现在家里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全家人的穿衣不仅讲求舒服更加讲求品味了,就连我家小儿子穿衣都讲求搭配。

〔住〕

古人云:安居乐业。儿时印象中,乡邻们住的都是砖瓦房与土窑洞,我们家住的祖上的大杂院。五家人三十多口,伯伯家六口人仅住一间十几平米的房子,兄弟姐妹们在一个屋里住,没有下水道,做饭的时候家家一生火,满院烟熏火燎,呛得人眼泪直流。夏天天气热屋子又小,孩子们都把床搬出来睡外头,院子里热闹非凡,伴随着伙伴的嘻戏,父母的责备,蚊子的叮咬,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炎热的夜晚……

2000年后,中国的房地产迎来了黄金时代,我们家也举迁新居,安装了下水道、天然气、自来水,从此告别了那个度过了多少悲欢离合的大杂院。

〔行〕

在机动车还不普及的年代,出行真是老百姓颇为头疼的事。小时候过年去姥姥家就算是出远门了。姥姥家在北村,离家十几里,交通工具是一辆二八自行车。我坐在前面的横梁上,妈妈坐在后面,爸爸弓着身子,使劲蹬着脚踏,大冬天头上还会冒出细细的汗,而我就惨了,等到姥姥家的时候,下了自行车腿麻得已经不能走路了。

霍州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记得小时候都是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霍州城那时候就东南西北四条街,人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到了九十年代摩托车开始多了起来,那时候的摩托车一万多块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到了2000年我们霍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大众路、开元街的开通,古老的霍州城旧貌换新颜,城市面积扩张到近两倍,交通条件也大为改善。村村通、户户通,全市大大小小的村子都通上了油路,私家车已成为普通家庭的代步工具。

改革开放这四十年,用沧海桑田、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到富起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无数倍,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迎接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田艳华)

改革开放40周年随想

不经意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过去40年了,40年春风化雨,40年砥砺奋进,40年硕果累累。40年来,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是一名中国改革开放坚定的支持者。作为出生在60年代的一个普通人,我有幸亲历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在改革开放时代大潮的“裹挟”下前进,回首过往,深刻感受到了正是由于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的日益强大。

回首40年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我还在老家农村上小学。记得有一天傍晚,邻居和村民们在街上端着碗,边吃晚饭边兴致勃勃地讨论和设想“分地单干”后要如何如何。后来上了中学和大学,暑假偶尔帮父母去田地里干一些诸如锄草、摘豆角等农活,秋天自家院子里堆满了金黄的玉米和其他杂粮,父亲说再也不用发愁去借粮了。

我第一次离开农村和父母是1983年9月去县城读高中并住校,虽然学校的学习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学习氛围紧张而良好,很长一段时期内学校的升学率在全省县级高中名列前茅。当时学校宿舍很拥挤,两间平房内住着30多名同学,全部为大通铺,每人的床位只有一尺左右宽。学生食堂也很简陋,不像现在的学校有餐厅和许多售饭窗口,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下课后在食堂门前的院子里排着一条长队打饭,打好饭的男同学大都直接蹲在院子里吃。饭很简单,早饭玉米糊糊或小米稠饭,午饭窝窝头或馒头配点土豆炒白菜,晚饭是和子饭,多数男同学吃不饱。2011年送孩子去山西省实验中学读高中,发现与自己的高中经历简直是天壤之别。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教室、宿舍和餐厅之间有连廊互相连接,方便学生和教职工学习工作和生活。学生宿舍为六人一间,独立床铺和柜子,窗明几净。餐厅宽敞卫生,餐桌椅子齐全,有很多售饭窗口,饭菜五花八门、美味可口。

从1990年大学毕业至今,我一直在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工作,对我国设计行业及城乡建设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发生的巨变体会很深。刚上班时全是手工制图,彩色绘图还需要经过先绘制硫酸纸底图、复印纸质白图、裱图、毛笔彩绘、裁图等一道道工序,复杂而繁琐,一旦哪道工序出问题就可能前功尽弃了。后来的计算机辅助制图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智能化、标准化、可复制、便存储等优势不一而足。当时的办公和居住条件也很局促,记得办公楼内有部分单身宿舍,还住着七八户刚结婚成家的年轻夫妇,楼道两侧摆满了各种厨具诸如锅碗瓢勺、电炉等。后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包括自己在内的单位职工居住条件大幅改善,以山西省为例,2016年城镇居民家庭中的低收入户、高收入户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了27.65平方米、44.09平方米。城乡基础设施日新月异,交通出行条件逐年改善,由三级公路、二级公路、一级公路到高速公路,长途公共汽车到公务专车,普通列车到客专、高铁,部分地市还可乘坐飞机。我们承接的各类规划设计项目基本上都在省城以外,1990年代去运城等地市出差需要一天时间,而现在动车仅两个小时,出行时间大大缩短。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一系列城市公园、郊区公园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日常休憩的好去处,如太原的汾河公园和西山生态园、大同的御河公园和文瀛湖森林公园、晋城的泽州公园和儿童公园……

回首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国家发展日新月异,百姓生活蒸蒸日上。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讲,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我国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因此,在实现现代化的征程中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我坚信,我们的未来会更美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张玉民)

“摊黄”的记忆

许多时候,记忆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沉淀,让那些也许曾经并不怎么招人待见的东西在我们的心中竟生出许多的美好。我对“摊黄”的记忆便是如此。

上世纪70年代,我出生在晋西北的一个小县城里。与父辈相比,自己算是很幸运的了,起码未曾遭受那三年困难时期的煎熬。但孩提时代拮据而又单调的生活还是令我至今无法忘怀。父母虽是双职工,但微薄的工资,无论母亲怎样精打细算,一家人的生活还是过得捉襟见肘。每每老家来个亲戚,住上十天半月后,不用问都知道,这个月家里捱不到月底准会断炊。无奈之下,母亲常常会端个小盆去邻居家借上几斤红面以渡难关。这种这月难接下月的日子在当时的许多家庭中并不鲜见。

我们那里粮食作物主要是山药、莜麦、玉米和糜子等杂粮。白面很少,大米更是难得一见,自然,粗粮制品便成为我们的主要食物。记得那些年月,每年一进入冬季,小城里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摊黄(有的地方叫折饼)和炸糕,作为漫长冬季的主要吃食。有的人家还会把摊黄放在竹篮里,吊在房檐下风干当干粮吃。记得我家是用大瓮发满满一瓮硬糜子面,为了发酵得快,瓮通常会放在热炕头上。面发好后,年过七旬的小脚太婆就盘腿坐在炕头上开始帮忙摊黄,母亲和姨妈给她打下手。大锅上可并排放六、七个铁制的中间凸起的圆形容器(当地叫“鏊子”)。一个“鏊子”摊一张,太婆不停地忙碌着,蒸腾起的热气使老人满头大汗,脸红彤彤的。这样考验人耐性的活儿唯太婆可胜任,她做得不慌不忙、一丝不苟。摊了一锅又一锅,那满满的一大瓮硬糜子面,常常要好几个小时甚至整夜才能做完。相比之下,虽然炸油糕也是个累活,但辛劳是远远比不得摊黄的。摊好后的“黄”和炸好的油糕会放在我家小房里的那口又高又粗壮的大瓮里。在那个年代,这口大瓮就是我们家冬季的天然“冰柜”。此后直至过年前的这段日子,一日三餐中的早、晚饭,“摊黄”和油糕就是我家餐桌上的“经典”食物。所以,每到开饭时,看到摆在眼前的几乎无一例外是这俩样吃食,年幼不懂事的我总会脸拉得老长,说几句埋怨的话,但又着实无可奈何。

在生活慢慢好转,终于告别了整夜摊黄、炸糕的日子后,我曾暗暗发誓,一辈子也不会再碰这俩样吃食了。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好日子似乎渐走渐近。细粮(白面、大米)在粮食供应中的比例大幅增加,到80年代中后期,商品粮供应基本是细粮了。“摊黄”曾经在我家餐桌上“不可憾动”的地位日渐动摇,并悄然退出。有意思的是,此时那令我听着就犯愁的莜面、糜子面等粗粮反倒日渐成了人们眼里的“香饽饽”。人有时就是有点奇怪,在白面、大米、蛋、奶、肉、新鲜蔬菜早已成为我们餐桌上的主色调的今天,我却变得像一个喜欢怀旧的老人,常常会想起那又酸又甜,色泽金黄,脆软适中,又易于消化的摊黄了。确切地说,那曾很让我生厌的“摊黄”,以其爽口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如今成了家乡人馈赠亲戚朋友的佳品了。姨妈、舅舅们每次来我家,也总会带一大包的“摊黄”。

“一粒米里看世界,两根箸间话国情”。从“摊黄”在我家生活中角色的演变,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1952年,我国人均GDP仅有119元,1978年为385元,1988年为1387元,1998年为6860元,2008年一跃上升为2.41万元,而2016年我国则达到5.39万元,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这一组数字让许多人感慨万千。是啊,改革开放这40年来,我们国家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将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时光如流,永不停歇。在我四十多年的生命历程里,祖国的日新月异常使我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就连我曾经生活过近20年的小小的县城,它的发展之快、变化之大,让外出工作的我每次返乡都有一种陌生之感。往昔,那些艰难的日子正渐渐成为我们心中一个久远而温馨的记忆。(白雪萍)

  • [编辑:王倩]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