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网络媒体走转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剔犀

黄河新闻网 > 运城频道 >  本网专稿

剔刻现场图

刷漆现场图

黄河新闻网运城频道讯(记者 韩瑶 张瑞斌)剔犀是一种独特的雕漆艺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山西省新绛县有着“百里千刀一斤漆,精雕细琢数剔犀”的说法,2018年1月24日,记者走进绛州,感受剔犀的精美艺术。

在新绛县黄河云雕工艺厂,琳琅满目的剔犀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不禁想深入了解一下这些精美的作品是如何制作而成。一件件精致的首饰盒、插花瓶,从大到小整齐的摆放在展柜上,盒子上纹路清晰,造型优美,美不胜收。除此之外,剔犀桌椅板凳更让我惊叹,桌椅上的纹路回旋自如,光彩照人,如行云流水般舒畅。

据了解,“绛州剔犀”雕漆工艺始于唐,兴于元,盛于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漆器作品中的雕漆工艺。此种工艺是用黑红两色特制天然大漆在特定的胎体上有规律、有层次的反复漆涂积累到一定厚度再用刀加以剔刻,雕刻时刀锋呈“V”字型,刀口均匀圆润,雕刻后的斜面露出不同层次的纹理,黑红交替,随着纹饰的轮廓回转,通过打磨后再用手心沾植物油、砖灰、面粉反复推磨,显出光泽,因刀口断面清晰,层层漆纹大都以回旋生动,流转自如的云纹组成,又俗称“云调”因其技艺繁杂,独特的手工技艺难以掌握,工艺周期最少需要六个月,以及大漆的难得等,而几经失传之危,更能彰显“绛州剔犀”漆器的难得和可贵。

漆器作品制作精美、风格独特、是值得观赏和收藏的艺术品,所谓“慢工出细活”,每一件精致的作品都历经了复杂的制作工序,正因如此,剔犀艺术显得尤为珍贵。

  • [编辑:毛田田]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